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这首《玉楼春·仙吕惆怅》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以玉琴和文君的典故,营造出一种幽怨而深情的氛围。"玉琴虚下伤心泪"描绘了琴声中蕴含的哀伤情绪,仿佛泪水滴落在琴弦上。"只有文君知曲意"则暗示了弹琴者内心的孤独,只有卓文君这样的知音才能理解其深沉的情感。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两句,通过写景进一步渲染情感,月色如水,酒香四溢,春天的气息在暖酒的香甜中显得更加动人,然而这美景却无法抚慰词人心中的惆怅。
"萋萋芳草迷千里"一句,借芳草之盛,象征离别后的无尽思念,千里之外的王孙仍未归来,词人内心充满迷茫与失落。
最后,"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以回忆收尾,词人遥望远方,心生凄凉,曾经繁华的二十四桥边,如今只剩下了歌舞的记忆,更增添了词人的惆怅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词人深深的惆怅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