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著骨,故教诗句耸巉岩。
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著骨,故教诗句耸巉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补之在冬日新降的霜雪之后的场景。"新霜一夜草如芟",形象地写出经过一夜寒霜,草地仿佛被修剪过一般,一片洁白。午时,诗人坐在窗前,品酒赏雪,雪花落在衣衫上,增添了冬日的洁净与诗意。
"午酌临轩雪点衫",通过"午酌"和"雪点衫"的动作细节,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即使身着雪花点染的衣衫,也无损其高雅风度。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畏清贫、坚韧不屈的人格特质:"不怕夷门清著骨",夷门象征清贫,诗人表示自己不惧贫穷,骨气清高。
最后,"故教诗句耸巉岩",诗人以诗句自比,言辞峻峭,如同山崖般挺拔,显示出他的才情和傲骨,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闻君随谢朓,春夜宿前川。
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
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
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仰吾师之深慈兮,置十二类生于怀中。
随所求而各给兮,知根欲之无穷。
天与人之不可顿易兮,聊止啼以黄叶。
妄无体而必终兮,尔乃需之情竭。
望东方之既白兮,犹濛濛其复晦。
同乎迷若相濡兮,谁独当机感之会。
入大冶而不自知兮,感天泽之一勺。
时忽构而顿醒兮,悔从前之昧略。
顾吾身之独遭兮,几旦暮而失之。
觉而后知其将告兮,叹虚白之靡移。
匪覃恩之浪浪兮,孰执手而同归。
底乾慧而极果兮,誓始终而相师。
释及门之洗心兮,礼顶踵而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