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杜陵叟)在贫瘠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艰难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农业生产的不易和农民的困苦。三月无雨,旱风骤起,麦苗因而受损;九月早霜,禾穗未熟,便被寒风摧残。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诗人通过“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一句,揭示了官府对于农民征税的严苛和不近人情。官员们虽然清楚农户的困境,却依然强行征税,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农民的负担。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两句表达了农民在无法承受重税的情况下,被迫典当自己的桑田甚至土地,以缴纳官府的租税。这不仅剥夺了他们生计的根基,也预示着未来生活的困顿。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则形象地比喻了官府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直至剥去他们最后一丝温暖和食物。这些强烈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这种暴行的憎恶。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则是对那些残酷无情的官员的批判,将他们比作凶猛的豺狼,指出其行为之残忍,不亚于野兽啃噬。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可能不了解民间疾苦的担忧,同时也寄予希望,期待皇帝能够体察民情,施以恩泽。
最后,“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写出了皇帝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仁慈的决策,将今年的税收悉数豁免。紧接着“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则描绘了这一消息传达给农户的情景,而“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则表明大部分农户都从皇帝的恩泽中得益。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强烈地批判了当时官府的暴政,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仁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