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①穷:尽,这里有了结之意。
②引:招致。
③桡:船桨。这里引申为船。桡:一作“桥”。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一丛花令》,它展示了词人对远方恋人的深情和怀念。开篇“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两句,通过设问来表达对远方所思之深切,情感之浓烈,无以复加。接着,“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描绘了离别的愁绪如乱丝般纷杂,每一步都深入东陌,更有飞絮(春天柳絮)笼罩,增添了离别的迷离感。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则是词人追问自己在无尽的旅途中,又怎能寻觅到心上人的行踪。这里的“嘶骑”指的是远去的马蹄声,“征尘”即行军时所扬起的尘土,表达了寻找之难。
接下来的“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递出词人内心的情感。双鸳池沼的水流悠长,如同情感的延续,而“南北小桡通”则是指小船在河道中来往,暗示着词人希望情感能够沟通无阻。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再次点出了词人的寂寞和怀念。黄昏时分,楼阁间的梯子横放,而斜月(倾斜的月亮)透过窗棂投射进来,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情景。
最后,“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是词人表达自己无法释怀的深恨,虽说桃杏之花可以随风传播,但自己的情感却如同嫁给了东风,无法自主。这里“嫁”字用得甚妙,既有对远方所思之深切,又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凉。
这首《一丛花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转,展示了词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曩赋登楼望故乡,边淮十丈战尘黄。
已闻淝水返朱序,亦说汉庭怜孝章。
千载青编如属国,一麾白发出炎荒。
山林朝市终殊路,只待除书慰别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