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泛西湖五绝·其二》
《夜泛西湖五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0)
注释
三更:指深夜三点到五点。
阑:尽头,此处指夜深。
月渐垂:月亮慢慢下降。
欲落未落:月亮即将落下但还未完全落下。
景特奇:景象非常奇特。
明朝:明天。
人事:世间人事,指未来的事情。
谁料得:谁能预料。
看到:目睹。
苍龙:古人以东升西落的太阳为苍龙,这里借指太阳。
西没:向西方落下。
翻译
深夜接近尾声,月亮逐渐低垂
即将落下又未落下的景象特别奇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夜泛西湖五绝》(其二)。通过对此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月光下的宁静与深远的情怀。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氛围,时间已经进入三更(即夜间最深沉的时候),明亮的月光洒满了窗棂,仿佛随时都可能坠落,但却始终悬挂在空中,这种欲落未落的景致显得格外奇特。这里不仅描写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感慨。苏轼在月光下泛舟于西湖之上,目睹苍龙山(即杭州之西湖中的孤山)在夕阳中渐渐隐去,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幻,也象征着人生境遇的无常。诗人感叹明日之后的人事变化无法预料,只能静观时光流转,接受不可抗拒的命运安排。

整首诗通过月夜泛舟、西湖山色等意象,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胸怀壮志却又不免感慨人生的情怀。他的笔触中融合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叶台山宗伯入贺过访夜集

黄石峰头驻綵旃,蓬蒿三径埽寒烟。

他年别梦金闺迥,此日秋声玉树偏。

幸有卿云能捧日,不须杞国浪忧天。

山深朋旧相逢少,莫厌城笳触酒筵。

(0)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二携陈山人东甫饮黄石山顶

黄山片石如斗大,与尔扪萝到上头。

击剑放歌云雾裂,攀崖送酒猿猱愁。

咸阳帝子何事业,圮上老人无土丘。

兵戈满眼那得问,元龙啸傲真吾俦。

(0)

过芦沟桥

束发承恩禁苑游,乡心今夕渡芦沟。

千峰过雨官桥暮,廿载飞尘客鬓秋。

驿路行分三辅界,宫云回见五城楼。

车中却听浑河水,阅尽归骖日夜流。

(0)

金山望湖亭

孤亭斜倚碧山隈,槛外明湖对举杯。

万顷玻瓈天上出,千岩紫翠镜中开。

云连阁道笼春树,雨过行宫锁绣苔。

尽说昆明雄汉苑,无如此地接蓬莱。

(0)

遣迎子冲可大二丈入对

旅鬓风尘感岁华,故人今日尚天涯。

三年梦隔长安月,千里春期上苑花。

济北鸿声来拥传,湖西雪色隐乘槎。

即看醉握双龙剑,依旧燕城卧酒家。

(0)

山亭

雨晴多物态,秋敞坐山亭。

旧竹泠泠翠,新萝裔裔青。

荷锄分药径,散帙闭柴扃。

挂树双言鸟,繁辞尽日听。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