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金谷埋秋草,荒凉几家池苑。
太守湖山,词仙洞府,画曲年年霏软。龟帘夕卷。
尽花气云扶,月眉漪剪。
读曲心情,隔波撩得柳枝乱。
嬉春三两俊侣,雀钗斜堕鬓,苔角寻遍。
竹泪青衫,樱歌素口,莫惹旧魂凄断。东风宛转。
逗人语烟梢,塔铃天半。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
玉山金谷埋秋草,荒凉几家池苑。
太守湖山,词仙洞府,画曲年年霏软。龟帘夕卷。
尽花气云扶,月眉漪剪。
读曲心情,隔波撩得柳枝乱。
嬉春三两俊侣,雀钗斜堕鬓,苔角寻遍。
竹泪青衫,樱歌素口,莫惹旧魂凄断。东风宛转。
逗人语烟梢,塔铃天半。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
这首《齐天乐·游塔影园谒白公祠》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游历塔影园、拜谒白公祠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和深沉的情感。
开篇“玉山金谷埋秋草”,以“玉山”、“金谷”象征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却草木丛生,一片荒凉,暗含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荒凉几家池苑”,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衰败与冷清,引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太守湖山,词仙洞府,画曲年年霏软”,诗人将此地与古代文人雅士的活动相联系,通过“太守”、“词仙”等称谓,以及“湖山”、“洞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浓厚、诗意盎然的意境。同时,“画曲年年霏软”则描绘了艺术创作的绵延不绝,仿佛在轻柔的雾气中流淌。
“龟帘夕卷。尽花气云扶,月眉漪剪”,这一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龟帘”、“花气”、“云扶”、“月眉”、“漪剪”,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读曲心情,隔波撩得柳枝乱”,通过“读曲”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而“柳枝乱”则可能是诗人情感波动的外在表现,或是对某种情境的生动描绘。
“嬉春三两俊侣,雀钗斜堕鬓,苔角寻遍”,描绘了一群年轻人在春天里嬉戏的情景,雀钗斜坠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苔角寻遍”则可能寓意着探索、寻找或回忆过去的某个瞬间。
“竹泪青衫,樱歌素口,莫惹旧魂凄断”,这一句通过“竹泪”、“青衫”、“樱歌”、“素口”等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哀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东风宛转。逗人语烟梢,塔铃天半。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以“东风”、“烟梢”、“塔铃”、“鸥影”等元素,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的画面,东风轻拂,塔铃悠扬,鸥鸟飞翔,仿佛引领着读者进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