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湖边草,荣荣山上花。
山中有高士,探化心靡他。
天地自橐籥,万物从交加。
深居不窥牖,四海皆森罗。
我欲见其人,扪萝陟山阿。
山阿忽回合,冥蒙起烟霞。
至道复谁语,奈此高士何。
萋萋湖边草,荣荣山上花。
山中有高士,探化心靡他。
天地自橐籥,万物从交加。
深居不窥牖,四海皆森罗。
我欲见其人,扪萝陟山阿。
山阿忽回合,冥蒙起烟霞。
至道复谁语,奈此高士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的生动画面。诗人以“萋萋湖边草,荣荣山上花”开篇,以自然界的生机盎然衬托出高士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山中有高士,探化心靡他”,点明了主题,高士追求的是宇宙间的真理与和谐,而非世俗的纷扰。
“天地自橐籥,万物从交加”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地比作橐籥(古代的风箱),万物在其中相互作用,生生不息,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宇宙的运行规律。而“深居不窥牖,四海皆森罗”则进一步刻画了高士远离尘嚣、心系宇宙的精神境界。
最后,“我欲见其人,扪萝陟山阿。山阿忽回合,冥蒙起烟霞。至道复谁语,奈此高士何”表达了诗人对高士的仰慕之情以及对高深哲理的探寻之心。通过描绘攀登山路、烟霞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哲思的氛围,暗示了高士所达到的境界之高远,以及诗人对其智慧的敬仰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高士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宇宙真理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忆昔剪茅长桥滨,朱娘酒店相为邻。
自言三世充拍户,官抛万斛嗟长贫。
母年七十儿亦老,有孙更与当垆否。
后街新买双白泥,准拟设媒传归好。
繇来世事随空花,成家不了翻破家。
城中酒徒犹夜出,惊叹落月西南斜。
桥水东流终到海,百年糟丘一朝改。
无复欢歌撩汝翁,回首尚疑帘影在。
乞子齁齁暖冻躯,押衙得得奉亲书。
孙公已去蔡公死,近日乡人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