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一登杜子美诗台》
《水调歌头·其一登杜子美诗台》全文
清 / 俞士彪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乘兴蹑轻屩,登此少陵台。

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

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

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

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

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

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

(0)
鉴赏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水调歌头·其一》登杜子美诗台,表达了诗人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首句“乘兴蹑轻屩”描绘了诗人兴致勃勃地踏着轻松的步伐,登上了杜甫的诗台,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圣地的向往和对先贤的亲近感。

“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写出了诗台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保留着遗迹,斑驳的石碣上覆盖着青苔,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之感。

“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缅怀,感叹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千年,而自己能再次来到这里,倍感荣幸。

“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是诗人以古代礼节表达对杜甫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古风古意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描绘了诗人站在诗台上远望的景象,荒凉的城市和孤独的山嶂,寓示着杜甫生前的境遇和诗人的共鸣。

“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借秦碑鲁殿的衰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消逝,唯有杜甫的诗句得以流传,成为永恒的瑰宝。

最后,“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高度评价了杜甫的诗歌才华,认为他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后世诗人传颂。

“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诗人深信,杜甫的不朽事业,正是源于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己及后辈文人的期许,希望他们也能留下传世之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杜甫诗台的描绘和对杜甫诗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先贤的敬仰。

作者介绍

俞士彪
朝代:清

原名佩,字季瑮,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曾官崇仁县丞。与毛先舒、徐士俊、丁澎、毛奇龄、张台柱、洪升等唱和。著有《玉蕤词钞》。
猜你喜欢

放舟湖心亭

秋水杳无际,轻舟信所之。

偶来沙渚上,似与野鸥期。

尘事此中尽,烟波到晚宜。

归迟迟明月,击汰咏江蓠。

(0)

夜雨滴空阶五首各以一字为韵·其二

怀人正无寐,飒历风入户。

何许独关愁,君听石上雨。

悠悠虚砌生,馀响在檐树。

孤弦寒自抱,瑶瑟不可抚。

坐惜芳夜阑,灯花为谁妩。

(0)

登惠山酌第二泉次唐人壁间韵三首·其二

命驾入岩曲,言访山中人。

残梅尚作花,芳树一以新。

泉声出幽涧,白石自磷磷。

自顾远世踪,涤兹物外尘。

登高望笠泽,微茫见青旻。

空山独淹留,猿鹤可为邻。

(0)

圆师访余不遇因和余韵见赠再用前韵

出郭寻禅者,联吟赓寒山。

如风发万籁,风止籁亦还。

清响动春潮,激石相回环。

对此离世踪,静我物外颜。

伐筱护笋稚,出生施鱼蛮。

一空有为迹,沉冥水石间。

机锋忽迸触,水流云自閒。

更唱再三和,林幽鸟关关。

玄言谁见赏,惟有刘与殷。

临渊坐忘筌,兹意问垂纶。

(0)

春游书所见

东风弱柳万条斜,桃李名园未有花。

遥见朱阑倚红袖,粉墙山杏是谁家。

(0)

百旃归自南海喜而有作·其二

羊城南望是苍梧,帝子巡游事有无。

天尽百蛮津树合,气蒸五岭瘴烟孤。

楼台近海依鲛蜃,旅馆经春候鹧鸪。

知尔辉光照行李,不烦持赠日南珠。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