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蹑轻屩,登此少陵台。
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
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
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
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
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
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
乘兴蹑轻屩,登此少陵台。
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
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
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
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
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
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水调歌头·其一》登杜子美诗台,表达了诗人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首句“乘兴蹑轻屩”描绘了诗人兴致勃勃地踏着轻松的步伐,登上了杜甫的诗台,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圣地的向往和对先贤的亲近感。
“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写出了诗台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保留着遗迹,斑驳的石碣上覆盖着青苔,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之感。
“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缅怀,感叹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千年,而自己能再次来到这里,倍感荣幸。
“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是诗人以古代礼节表达对杜甫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古风古意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描绘了诗人站在诗台上远望的景象,荒凉的城市和孤独的山嶂,寓示着杜甫生前的境遇和诗人的共鸣。
“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借秦碑鲁殿的衰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消逝,唯有杜甫的诗句得以流传,成为永恒的瑰宝。
最后,“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高度评价了杜甫的诗歌才华,认为他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后世诗人传颂。
“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诗人深信,杜甫的不朽事业,正是源于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己及后辈文人的期许,希望他们也能留下传世之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杜甫诗台的描绘和对杜甫诗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先贤的敬仰。
出郭寻禅者,联吟赓寒山。
如风发万籁,风止籁亦还。
清响动春潮,激石相回环。
对此离世踪,静我物外颜。
伐筱护笋稚,出生施鱼蛮。
一空有为迹,沉冥水石间。
机锋忽迸触,水流云自閒。
更唱再三和,林幽鸟关关。
玄言谁见赏,惟有刘与殷。
临渊坐忘筌,兹意问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