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多幽姿,含香待谁发。
落英我欲餐,芳心无遽歇。
野菊多幽姿,含香待谁发。
落英我欲餐,芳心无遽歇。
这首诗以“野菊”为主题,描绘了野菊在自然中的独特姿态与香气,以及诗人对野菊的欣赏之情。
首句“野菊多幽姿”,点明了野菊生长于野外,其形态独特而幽雅。接着,“含香待谁发”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野菊以期待之情,仿佛它正含着香气等待着某个知音的到来,表达了一种静谧而期待的氛围。
“落英我欲餐”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野菊花朵的渴望,似乎想要品尝其芳香与美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示了野菊在诗人眼中的珍贵与独特价值。
最后一句“芳心无遽歇”,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野菊的赞美。即使花朵凋零,野菊的“芳心”——即其内在的香气与生命力——也不会轻易消逝。这句话既是对野菊坚韧生命力的颂扬,也是对自然界中生命不息、美好常存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野菊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情感寄托,充满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赞美。
粉娇曾隔翠帘看。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萧郎且放凤箫闲。
何处骖鸾。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
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
亡友残缣三十年,西泠宿草日芊芊。
扫除未了残阳叶,依旧江楼负手前。
依松屈曲疑无路,十里廿里香深冱。
殿台平入蓬莱图,人烟尽属天台赋。
山奔万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
阴磴仍遗前腊雪,阳崖竞拔千年树。
亦容羽客卖丹来,更有神僧飞锡渡。
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献宝胡儿踞。
未午催敲集梵钟,随云共展升堂具。
冥搜穷日不知极,妙尽所历何容遽。
平生略持山水眼,是处且了林泉素。
挥支公钱极易事,分庞翁榻良难遇。
青山不是世閒无,山若识人人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