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梢青.柳》
《柳梢青.柳》全文
宋 / 高观国   形式: 词  词牌: 柳梢青

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

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

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

绽绾同心,留连不住,天涯行客。

(0)
翻译
翠绿的柳枝轻拂水面,烟雾笼罩在古老的河岸边,这是灞桥春天的景色。
斜阳下乌鸦的叫声,纷乱的黄莺梦境,愁绪像丝线般密布。
为了爱怜那张绪般的风流人物,她的腰肢已经消瘦,昔日的绿色衣衫也褪去了颜色。
她解开系着同心结的手,试图挽留,但最终还是无法留住远方的旅人。
注释
翠拂:翠绿的柳枝轻轻飘拂。
晴波:晴朗的水面。
烟垂:烟雾低垂。
古岸:古老的河岸。
灞桥:古代长安附近的桥梁。
鸦啼:乌鸦的叫声。
莺梦:黄莺的梦境。
愁丝如织:愁绪密密麻麻,如同丝线编织。
张绪风流:借指风流人物,可能暗指某位有才情的男子。
宫腰:形容女子细腰,此处可能指代女子。
褪碧:绿色衣服褪色。
绽绾:解开和挽结的动作。
同心:象征爱情的同心结。
天涯行客:远行的旅人,不知所踪。
鉴赏

这首《柳梢青·柳》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灞桥边的动人景色。"翠拂晴波"形象地写出柳条轻拂水面的动态美,"烟垂古岸"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斜带鸦啼,乱萦莺梦"通过鸟鸣声和柳枝的缠绕,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暗含离别之情。

"愁丝如织"四字,以丝线比喻愁绪,表达了词人对柳树所承载的离别之愁的感慨。接下来,词人借张绪的典故,形容柳树因离别而憔悴,"宫腰褪碧"描绘了柳树的衰败,暗示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绽绾同心"可能指的是柳叶与人心的紧密相连,但"留连不住"又暗示了这种情感无法挽留,天涯行客的形象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和无尽的思念。

作者介绍

高观国
朝代:宋   字:宾王   号:竹屋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猜你喜欢

至日对客

葭管灰初动,残花满故篱。

谁知开径日,正是闭关时。

短晷闺中线,生涯镜里丝。

相逢聊一醉,莫问岁华驰。

(0)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三

有弟有弟俱牛衣,家徒四壁常苦饥。

燕闽相去道路远,别来一载音书稀。

知汝日夜望我归,梦魂常绕天涯飞。

呜呼三歌兮歌已短,一领征衣泪痕满。

(0)

五君咏·其一陈汝大

汝大长者流,涉世嗟不偶。

玄牝有精诣,黄庭能自守。

混迹居泥途,飘然出尘垢。

作赋馀万言,读书穷二酉。

振响主词盟,伊余忝其后。

非博生前名,所志在不朽。

(0)

答葛震甫

闽海与吴门,相隔几千里。

君虽吴门居,又隔洞庭水。

不知贱子名,何由入君耳。

云中有片鸿,江头足双鲤。

投来皆璚瑶,报之愧兰芷。

临风怀美人,感叹胡能已。

(0)

寿陈眉公徵君用董思白韵

无论蒲驾与鸾骖,懒出仙庐岁已三。

避诏洞今移泖淀,老人星独照东南。

露花历历飞毫彩,霜菊累累韫手谈。

何日解韬求辟谷,道衣相访拂烟岚。

(0)

题米家童

生自吴趋来帝里,故宜北调变南腔。

每当转处声偏慢,将到停时调入双。

坐有周郎应错顾,箫吹秦女亦须降。

恐人仿此翻成套,轻板从今唱大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