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陈儒正》
《寄陈儒正》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论心才暑夕,别后已凉秋。

月照陈蕃榻,风生王粲楼。

哀音虫外笛,远棹雁边舟。

欲写相思意,题诗寄水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hèng
sòng / qiūkuí

lùnxīncáishǔbiéhòuliángqiū

yuèzhàochénfānfēngshēngwángcànlóu

āiyīnchóngwàiyuǎnzhàoyànbiānzhōu

xiěxiāngshīshuǐliú

翻译
夏日傍晚谈论心事,分别后秋天已至。
月光洒在陈蕃的床榻,晚风吹过王粲的楼房。
哀伤的笛声来自户外虫鸣,远处的舟上似有雁影。
想要倾诉相思之情,便把诗题在水上漂流。
注释
论:谈论。
心:内心情感。
才:刚刚。
暑夕:夏日傍晚。
别后:分别之后。
已:已经。
凉秋:初秋。
月照:月光照射。
陈蕃榻:陈蕃的床榻(借指友人住所)。
风生:晚风吹起。
王粲楼:王粲的楼房(借指友人所在之地)。
哀音:悲伤的声音。
虫外笛:虫鸣之外的笛声。
远棹:远方的船桨。
雁边舟:雁群旁边的舟船。
欲写:想写。
相思意:相思之情。
题诗:题写诗歌。
寄水流:让诗随着水流传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傍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论心才暑夕,别后已凉秋"两句通过对比手足之暖与秋日渐凉的环境,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离别后的孤寂感。"月照陈蕃榻,风生王粲楼"则是借用明亮的月光和微妙的风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哀音虫外笛,远棹雁边舟"两句,通过蟋蟀的鸣叫与遥远船只上的雁鸣,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寂寞和行旅的孤独感。最后,"欲写相思意,题诗寄水流"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思念之情通过诗歌传递出去,借由河水的流动,将自己的情感送达到远方亲友的心中。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次韵韩求仁南台朝请晚过南湖见寄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0)

陌上花八首·其一

郊外金軿步帐随,道边游女看王妃。

内官走马传书报,陌上花开缓缓归。

(0)

陌上花八首·其八

陌上偷来为看花,饶声鹦鹉莫夭斜。

犊车缓缓随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

(0)

寄太府丞王能甫

君才雄万夫,少也备文武。

前年有疆事,假守在淮浦。

小试三里城,已可因吾圉。

诸公职献纳,见贤自当举。

虽闻对延英,尚屈丞太府。

近往行芍陂,四顾多旷土。

区区张全义,此老安足数。

河南十八县,髑髅相撑拄。

犹能披荆棘,著手为摩抚。

期年如承平,何但兴百堵。

封内我得为,幸梁为之主。

况今天子圣,锐意思复古。

若人果尽用,功利非小补。

吾将以是卜,日望来告语。

(0)

平都山硖中胜处余思欲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书云今岁仲春尝与外兄孙长文顺流往游焉闻之不胜怅然

沙痕夜涨春流生,微风不起波纹平。

云间眩转失烟树,轻舟直下凫鸥惊。

橹声欲出含风湾,舟人已指平都山。

仙宫无人锁春日,苍烟漠漠松声寒。

谪仙宾天上寥廓,三百年来无此乐。

知君此游殆奇绝,硖中山川岂云恶。

昔年相期欲同往,流落空山阻清赏。

兴公虽不见天台,执笔犹能寄遐想。

(0)

三月晦日舟中

平生每欲惜芳菲,人事还多与愿违。

卧病不常同客醉,作诗才及送春归。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