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政好又逢溪,况是危峰斗下时。
知与此溪有何隙,遣它不去祗相随。
山行政好又逢溪,况是危峰斗下时。
知与此溪有何隙,遣它不去祗相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险峻的山路上行走时,与溪流相遇的情景。"山行政好又逢溪"表明诗人在高山峻岭中再次邂逅了一条溪流,"况是危峰斗下时"则形象地描述了溪水发源于险峻的山峰之下的情状。
接下来的两句"知与此溪有何隙,遣它不去祗相随"表达了诗人与溪流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这里的“隙”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中山水间的某种默契或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某种情愫。诗人并没有明确指出这种关系,而是在通过溪流的不离不弃,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对险境中美景的独特感受。
河上无名老,知非汉代人。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为天下,清虚用谷神。
化将和气一,风与太初邻。
灵庙观遗像,仙歌入至真。
皇心齐万物,何处不同尘。
一叶飘然下弋阳,残霞昏日树苍苍。
吴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