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工部挽歌三首·其三》
《李工部挽歌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常时好宾客,永日对弦歌。

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处鸟来过。

碑石生苔藓,荣名岂复多。

(0)
注释
常时:常常。
好宾客:喜好接待宾客。
永日:整日。
弦歌:音乐。
是日:这一天。
归泉下:回归黄泉。
伤心:悲伤。
无奈何:无可奈何。
墓庭:墓地。
人已散:亲人已经散去。
祭处:祭奠的地方。
鸟来过:鸟儿飞过。
碑石:墓碑。
生苔藓:长满了青苔。
荣名:荣耀名声。
岂复多:还能剩下多少。
翻译
他常常喜好接待宾客,整日里与音乐相伴。
这一天,他终于回归黄泉,心中充满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墓地上的亲人已经散去,只有鸟儿飞过曾经祭奠的地方。
墓碑上长满了青苔,昔日的荣耀名声还能剩下多少呢?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哀伤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思念。"常时好宾客,永日对弦歌"两句描绘出诗人曾经热爱交游,与朋友们共同享受琴瑟和鸣的美好时光。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社交生活,也反映了他热情好客的一面。

随后的"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所产生的情感落差。"是日"指的应该是一个特定的时刻或事件,这个时刻的到来让诗人不得不离开那片曾经欢声笑语的地方,归隐泉下,不免心生伤感,无从排解。

接着的"墓庭人已散,祭处鸟来过"更增添了一种凄凉气氛。墓庭原本是纪念先人的地方,但如今连参与祭扫的人也已经散去,只剩下偶尔飞来的鸟儿在此地穿梭,显得异常寂寞。

最后两句"碑石生苔藓,荣名岂复多"则是对过往功名的反思。碑石原本用以纪念古人英绩,但如今却被苔藓所覆盖,这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荣耀与成就终将随风而去,变得毫无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美好生活,以及对过往功名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荣辱难以长久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大风连夜起七首·其三

大风连夜起,泛泛荡湖波。

身世波间月,浮沈时几多。

(0)

雨中晨发合川渡嘉陵江

孤城古寺湿烟凝,阔浪危舟客梦凭。

载得几多诗意去,一江风雨渡嘉陵。

(0)

题许颂慈乡先辈评月轩吟稿二首·其一

芙蓉江上月娟娟,照彻琅瑶字字圆。

细律果然推老辈,落花应是惜华年。

东城旧隐本诗史,北郭遗编似祖传。

他日暨阳修邑乘,如心端合传乡贤。

(0)

龟蒙

龟蒙仍耸峙,螳臂奈之何。

白雪空琴操,乌骓徒楚歌。

拔山功不竟,蔽鲁障尤多。

谁奋愚公力,依然挥斧柯。

(0)

登君山

一览江天阔,跫然登古邱。

拱辰卑远岫,宗海束横流。

珠履客安在,棘门君便休。

空留黄歇土,孰与吊千秋。

当车螳臂自高擎,百败原知无一成。

犹有孤城堪效死,谁言小吏可偷生?

五更独转偕亡曲,千古如闻速砍声。

碧血写成垂世史,行间正气尚纵横。

(0)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三

无事隐居山水隈,渔樵耕读任徘徊。

不知弹雨枪林下,怕看江边劫后灰。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