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元德寄昌甫末章见及之韵》
《和张元德寄昌甫末章见及之韵》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江南目断短长亭,会面无由见德星。

所及交情无皂白,且欣师训炳丹青。

君将偃室春鸣瑟,我但莱衣日过庭。

多谢新诗相勉进,敢忘圭复识中扃。

(0)
注释
目断:遥望。
短长亭:路途上的短亭和长亭,象征离别之地。
德星:比喻有美德的人。
皂白:是非、黑白。
师训:老师的教导。
炳丹青:鲜明如画,形容师训深刻。
偃室:静室,指隐居之处。
莱衣:家居的服装,表示日常生活。
过庭:过门,比喻日常生活的平淡。
圭复:圭臬,比喻准则或榜样。
中扃:内心深处。
翻译
在江南遥远的地方,目送着短亭长亭,期待与你相见却无缘见到你的美德之星。
我们的友情不分黑白,只欣喜于你的师训如鲜明的丹青画卷。
你将在春天的静室内弹奏瑟乐,我则每日在家门前走过,享受宁静。
感谢你的新诗激励我前进,我怎敢忘记你的教诲如同圭臬,深藏心中。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元德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虽身处江南异地,但仍通过书信往来互相激励的情景。首句“江南目断短长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暗示了他们的距离遥远,只能在视线所及的亭子间寄托相思之情。

“会面无由见德星”进一步强调了相见之难,将友人比喻为德星,意指其高尚品德如同星辰般难以亲近。接下来,“所及交情无皂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度和纯粹,不拘泥于世俗的黑白是非,更看重的是真挚的情感交流。

“且欣师训炳丹青”赞美了张元德的教诲如明灯照耀,使诗人受益匪浅。诗人自比“君将偃室春鸣瑟”,寓言友人如同春天的琴瑟声,即使在静谧的居所也能带来心灵的共鸣。而自己则“我但莱衣日过庭”,表示自己每日在庭院中度过,期待着友人的鼓励和激励。

尾联“多谢新诗相勉进,敢忘圭复识中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诗的感激,并表明自己不敢忘记对方的期望,会继续努力进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风格,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

紫宸初启碧天长,鹓序瑶阶曙色苍。

拜舞衣冠瞻舜日,昭回文物焕尧章。

光生宝扇分鸾影,烟袅金炉燃兽香。

共际明时诸宰辅,五云深处侍天王。

(0)

飞来寺

绀宇遥飞入洞门,砂床石室俨桃源。

长松雨霁双巢鹤,峭壁岚消一啸猿。

榻倚半云僧独卧,江涵中宿客重援。

浪游十载浑何补,且涤尘襟共避喧。

(0)

秋日登浮邱台

迟日寻芳恣胜游,翩翩冠盖集丹邱。

千年紫气关前王,万树春光坐里收。

拚醉不妨频徙几,披襟偏喜共临流。

习池金谷祇陈迹,行乐应从此地求。

(0)

湖上送春·其一

春归何处可追寻,无限思量诧短吟。

西苑观鱼桃浪浅,南区巢饮否林深。

丰台别墅翻新阕,潇碧高斋集素心。

抚景不禁伤往事,纷纷清泪暗沾衿。

(0)

寄学恕翁

一别悠悠两渺然,粤台回望露漫天。

遥知白发寻幽事,长与青山结静缘。

万里鸿冥随羽翼,百年豹隐自云烟。

山中他日搜遗宝,应有人修逸士篇。

(0)

留别谭太玄诸昆仲

金吾胜赏几经过,文采风流意若何。

家有新声传乐谱,人操彩笔当雕戈。

三千珠履迎仙客,十二瑶环学翠娥。

霓羽差池翻燕子,云璈宛转调莺歌。

兰阶香蔼浮银蜡,梅坞春深寂玉珂。

璀璨珠旒垂月丽,飘飖绣带舞风和。

六街霞绕欢犹聚,五漏声残醉尽酡。

乡里祇今羡韦杜,华阳宁用说高轲。

最怜唱罢骊驹后,从此花前忆绮罗。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