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南五州县,去岁秋霖伤。
荆山不能泄,率因河为殃。
春巡始知然,督课疏浚忙。
兹来问涸土,一半才播秧。
其馀尚沮洳,安可冀秋粮。
无收则赋艰,灾黎焉能偿。
亟应筹抚恤,讵可言出疆。
加脤至夏五,更无施惠方。
廉知负逋赋,其数十万强。
概与豁徵输,闾阎俾乐康。
群赤庶少苏,努力西成望。
齐南五州县,去岁秋霖伤。
荆山不能泄,率因河为殃。
春巡始知然,督课疏浚忙。
兹来问涸土,一半才播秧。
其馀尚沮洳,安可冀秋粮。
无收则赋艰,灾黎焉能偿。
亟应筹抚恤,讵可言出疆。
加脤至夏五,更无施惠方。
廉知负逋赋,其数十万强。
概与豁徵输,闾阎俾乐康。
群赤庶少苏,努力西成望。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降旨免济宁鱼台等五州县积欠诗以纪事》。诗中描绘了当年齐南五州县遭受秋雨灾害的情景,河水泛滥,农田受损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乾隆皇帝在春巡时得知此事,立即督促清理疏通河道,关注受灾地区的恢复情况。
诗中提到,部分土地已经播种,但仍有大片地区积水未干,无法期待秋季收获。无收成意味着赋税困难,受灾的百姓难以偿还债务。因此,乾隆皇帝急切地筹划着如何进行抚恤,避免百姓陷入更深的困境,而不是仅仅谈论对外政策或疆域之事。
进入夏季五个月后,仍没有有效的救助措施。乾隆皇帝深知百姓的负担,决定豁免五州县的积欠赋税,共计数十万之多,让民众得以喘息,恢复生活的安宁。此举使得百姓稍稍得到缓解,对未来的丰收抱有希望。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体恤民情、关心民生疾苦的治国理念,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迅速采取行动的决心和能力。通过减免赋税的方式,直接帮助受灾地区减轻负担,展现了古代君主在面对危机时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