缃桃千叶正宜春,万里风尘叹此身。
移向平章亭子畔,徘徊应忆武陵人。
缃桃千叶正宜春,万里风尘叹此身。
移向平章亭子畔,徘徊应忆武陵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缃桃戏题》。诗中以“缃桃”为意象,借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首句“缃桃千叶正宜春”,描绘出一幅绚烂春日的景象,缃桃树上繁花似锦,正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
次句“万里风尘叹此身”,转折处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飘荡的尘埃,渺小而无奈。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后两句“移向平章亭子畔,徘徊应忆武陵人”,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想象将缃桃移栽至平章亭畔,它或许会怀念那些曾经在武陵之地相遇的人们。这里的“武陵人”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知音或理想中的美好情境。通过这样的设定,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遇的期待。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缃桃这一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空间,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但庭前、楝花风过,疏疏零落阶砌。
朝云未破重帏梦,故作廉纤天气。春去矣。
拚满眼、红酣绿唾留无计。踏青曾几。
自挑菜归来,湔裙去后,镇日小门闭。
更慵把,镜槛帘钩挂起。离迷还乱人意。
无边烟草天涯路,留却狂夫归骑。最恨是。
辜负了、双鬟小凤钗头腻。谁怜不寐。
任午梦将愁,夜篝做冷,听到打窗细。
采桑残,缫车簌簌,山家了忙事。
安排重午,把酒读离骚,囗鱼不至。
故人风雨遥相忆。枉琼笺一纸。
为报道、酴醾吹尽,紫薇花绽矣。
携侣叩门恰斜阳,碧阑干记,少日传经地。
牙签乱,遗书万卷犹横几。
草木只今堪敬也,况风采、欧阳今两世。
四坐休辞酩酊,聚花前有几。
趁渔郎、浴波弄影,螺烟隐隐如发。
粉丝惯搅青房碎,镜里斜阳明灭。晴澜阔。
认亭子湖心、好去停荪楫。酒船似蝶。
听鱼钥将收,一时催散,怕见柳梢月。
新凉了,露径风筵难列。蜡灯红泪飘杀。
须寻翠馆沿莎岸,何处香吹黄雪。扫寒叶。
见巷尾楼窗,云母镌花贴。金铺未齧。
觑小婢添篝,钗茸乍卸,正好醉魂接。
江上路。芙蓉正零乱,钓篷疏雨。
楫师指点,分湖撑去。
水宿今宵酒醒,冷丸前,飞堕霜羽。鸥边觑。
东阳消息,竹垞传语。黑蝶斋荒苔圃。
伴铜驼、高三十五。可更吟、青松红杏,西山深处。
料得多情,恋只恋、一片吴天云树。茜衣女。
菱唱秋风待谱。
柳暗春汀,红亭别酒,去年今日。
相思苦,又见柔条弄颜色。
屐痕听说浑无定,早踏遍、江南塞北。
柘西偏精舍,多应冷却,画帘云石。凄恻。青禽翼。
盼不到休文,近来消息。丹枫八测。甚时重挂吟席。
莫教只恋东华住,便忘了、蘋洲夜笛。
约共尔、翠竿持,铰钌波心泛宅。
青青乍展。似酒旗著雨,风里先飐。
倚石婆娑,一片苔痕,长得露禽为伴。
抽条布叶才含丈,把小小、红窗遮断。
记旧时、月影墙阴,疑共翠鬟相见。
池上浓阴正午,那人乍浴罢,祛暑频扇。
素手金刀,弱缕裁成,不减絺衣纤软。
只愁林外秋声起,渐做出、许多清怨。
须傍将、孔翠屏隈,描入边鸾东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