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深深碧鲜痕。梨花满地不开门。
一生消得几黄昏。
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
从来顽石是无魂。
小院深深碧鲜痕。梨花满地不开门。
一生消得几黄昏。
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
从来顽石是无魂。
这首《浣溪纱·黄昏》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小院黄昏图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思考。
“小院深深碧鲜痕”,开篇以“深深”二字营造出小院的深远与静谧,而“碧鲜痕”则暗示着生机与活力,仿佛在静谧中蕴藏着生命的痕迹。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预示了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梨花满地不开门”,梨花飘落满地,却大门紧闭,这一细节不仅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寂寥氛围,更暗含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封闭。梨花的洁白与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反映了人物情感的脆弱与易感。
“一生消得几黄昏”,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在黄昏的背景下,人生的每一刻都显得格外珍贵,但又不可避免地被时间的洪流带走。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整个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
接下来的两句,“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有人在黄昏中吹笛,有人在宴席上举杯。这两种情景虽各具风情,但都与主人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吹笛者或许在寻求心灵的慰藉,而举杯者则可能在试图逃避现实的苦涩。无论是音乐还是美酒,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人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寄托。
最后,“从来顽石是无魂”,这句话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升华。顽石象征着冷漠与无感,而“无魂”则强调了情感的缺失。在经历了黄昏的静默、梨花的凋零、以及人世间的繁华与孤独之后,诗人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情感的体验与灵魂的觉醒。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也是对所有读者的一种启示——在追求物质与表面的繁华之外,更应关注内心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浣溪纱·黄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与孤独、繁华与寂寞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这首词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与深思。
天驱赤白丸,递我东西奔。
无履亦无足,来往何频烦。
坐令六合内,咄嗟换寒暄。
投身冰火聚,谁能自腾骞?
我生阅新春,已历四十番。
阑入朱紫丛,驽马随鹏鹍。
寒热穿骨髓,忧畏攻心魂。
有似鱼入网,又类雉居樊。
今晨雪云重,昏昏朝楗门。
结跏拥败衲,真称僵卧袁。
径滑呵道绝,密室谁晤言。
冻雀扑纸窗,饥鼠窥残樽。
呼酒聊取适,苦乐未须论。
吾舅赠我宜兴瓶,色如羊肝坚如石。
吾家复有古铜铛,莲子枯硬土花赤。
茗品长兴弟虎丘,酿法蓟州兄三白。
酒苦茶香足我事,从此瓶铛不虚设。
虚堂寂寂门下楗,惭无一技送晨夕。
读书觉眉重,临池嫌腕拙。
世间百事百不能,乍可衡茆甘局蹐。
云心斋前一片地,斑驳苔钱红间碧。
珊瑚漆几博山炉,拂竹捎花巧排列。
左置铛,右置瓶。大奴烧松根,小奴涤瓷罂。
坐愁汤老手自瀹,才闻酒响涎不禁。
三杯好颜色,七碗生寒栗。
清冷顷觉肝肠换,磊块都从毛孔出。
刘伶颂酒不颂茗,屈生爱醒不爱酲。
酲醒中间安置我,日日挈铛与挈瓶。
况我此间蓬嵩宅,褊性畏人稀见客。
此物湖海清狂流,能攻吾短蠲吾癖。
铛也老友瓶小友,竹也此君丈也石。
日与四子相周旋,共我山房呼五一。
纷纷交态何须数,谁似尔我真莫逆。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明·袁宗道】吾舅赠我宜兴瓶,色如羊肝坚如石。吾家复有古铜铛,莲子枯硬土花赤。茗品长兴弟虎丘,酿法蓟州兄三白。酒苦茶香足我事,从此瓶铛不虚设。虚堂寂寂门下楗,惭无一技送晨夕。读书觉眉重,临池嫌腕拙。世间百事百不能,乍可衡茆甘局蹐。云心斋前一片地,斑驳苔钱红间碧。珊瑚漆几博山炉,拂竹捎花巧排列。左置铛,右置瓶。大奴烧松根,小奴涤瓷罂。坐愁汤老手自瀹,才闻酒响涎不禁。三杯好颜色,七碗生寒栗。清冷顷觉肝肠换,磊块都从毛孔出。刘伶颂酒不颂茗,屈生爱醒不爱酲。酲醒中间安置我,日日挈铛与挈瓶。况我此间蓬嵩宅,褊性畏人稀见客。此物湖海清狂流,能攻吾短蠲吾癖。铛也老友瓶小友,竹也此君丈也石。日与四子相周旋,共我山房呼五一。纷纷交态何须数,谁似尔我真莫逆。
https://shici.929r.com/shici/GwwAC3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