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憩孤亭翠色侵,凭栏聊欲散幽襟。
石如称丈还堪拜,竹或成孙尚可寻。
回互一拳能竞秀,檀栾几个自为林。
何如把臂淇园上,坐对太行万壑阴。
暂憩孤亭翠色侵,凭栏聊欲散幽襟。
石如称丈还堪拜,竹或成孙尚可寻。
回互一拳能竞秀,檀栾几个自为林。
何如把臂淇园上,坐对太行万壑阴。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汤阴官署中的竹石亭中短暂休憩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与石的自然之美。首句“暂憩孤亭翠色侵”,点明了地点与环境,翠绿的景色仿佛渗透进了亭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凭栏聊欲散幽襟”一句,表达了作者借此机会,想要舒展内心的忧愁之意。
“石如称丈还堪拜,竹或成孙尚可寻”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石与竹赋予了人的特质,石如丈人般庄严,竹如子孙般繁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与竹的形态与生命力。接下来,“回互一拳能竞秀,檀栾几个自为林”则进一步赞美了石与竹的自然之美,石虽小却能展现出竞秀的姿态,竹虽零散却能形成一片林木。
最后,“何如把臂淇园上,坐对太行万壑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更加广阔自然之美的向往,想象着在淇园之上,面对太行山万壑的阴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整首诗通过对竹石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樱桃岛前春,去春花万枝。
忽忆与宗卿闲饮日,又忆与考功狂醉时。
岁晚无花空有叶,风吹满地乾重叠。
蹋叶悲秋复忆春,池边树下重殷勤。
今朝一酌临寒水,此地三回别故人。
樱桃花,来春千万朵,来春共谁花下坐。
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
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华筵贺客日纷纷,剑外欢娱洛下闻。
朱绂宠光新照地,彤襜喜气远凌云。
荣联花萼诗难和,乐助埙篪酒易醺。
感羡料应知我意,今生此事不如君。
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馀。
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及寒初。
[所寄赠之物皆及时。
]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
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一别苏州十八载,时光人事随年改。
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莺入故宫含意思,花迎新使生光彩。
为报江山风月知,至今白使君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