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叟汉阴兴,新诗大历才。
才宁随老尽,诗可傍穷来。
历落秋声树,青荧晓色苔。
衡门知久寂,肯为抱琴开。
一叟汉阴兴,新诗大历才。
才宁随老尽,诗可傍穷来。
历落秋声树,青荧晓色苔。
衡门知久寂,肯为抱琴开。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徐徵君示灌园诸作率尔奉答》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汉阴的老者,他的诗歌才华横溢,如同大历时期的文人。诗中强调了这位老人的才情并未因岁月流逝而消减,反而在困顿中更加显现。他寓居之处,秋日的落叶声和早晨的青苔之色都充满了诗意。尽管门庭冷清,但诗人表示,如果老者愿意,他愿意前来,哪怕只是为了聆听那伴随着寂静的琴声。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老者的才情与隐逸生活,也流露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敬意。
晨晖照屋清露晞,樱桃花房开欲齐。
繁花先得造物巧,不与众卉争高低。
参差萼萼相照耀,恍惚满眼令人迷。
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
仰攀浓香俯玩影,应接不暇昏鸦栖。
流光易失动壮士,斗酒相劳和天倪。
浩歌直欲并日夜,醉耳不能分鼓鼙。
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
子今跃马至万里,脱略尘土排云霓。
豫知明年花复发,怅望君子无由携。
少年且作后日意,更使封植惊淮西。
东风十日不肯回,浓云猛雨无时开。
纷然万瓦垂组练,忽变百里吹尘埃。
河鱼无翼蹈平陆,水鸟哺子升高台。
羲和送日不竟夜,阳乌翅湿方摧颓。
腐薪数吹不堪湿,灵井已满无用汲。
大衢泥潦安得出,败瓦漏缺端愁入。
街头红粟更腾踊,岁晏敝裘方缀缉。
黄花荧荧独不忧,怅然为尔临风立。
昔者岩穴客,多随辟书起。
荣名耀山泽,高阁下闾里。
此道不复振,此时竟已矣。
不图廷中贤,有意及之子。
十年困乡书,三黜竟不仕。
一朝遘知音,籍籍到天耳。
穷通谅有数,自古多若此。
年华犹未晚,富良方自治。
伐木情所深,弹冠坐增喜。
请歌反招隐,以激南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