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十日不肯回,浓云猛雨无时开。
纷然万瓦垂组练,忽变百里吹尘埃。
河鱼无翼蹈平陆,水鸟哺子升高台。
羲和送日不竟夜,阳乌翅湿方摧颓。
腐薪数吹不堪湿,灵井已满无用汲。
大衢泥潦安得出,败瓦漏缺端愁入。
街头红粟更腾踊,岁晏敝裘方缀缉。
黄花荧荧独不忧,怅然为尔临风立。
东风十日不肯回,浓云猛雨无时开。
纷然万瓦垂组练,忽变百里吹尘埃。
河鱼无翼蹈平陆,水鸟哺子升高台。
羲和送日不竟夜,阳乌翅湿方摧颓。
腐薪数吹不堪湿,灵井已满无用汲。
大衢泥潦安得出,败瓦漏缺端愁入。
街头红粟更腾踊,岁晏敝裘方缀缉。
黄花荧荧独不忧,怅然为尔临风立。
这首诗《苦雨》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长时间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与困扰。
首句“东风十日不肯回”以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却连续十日未能如约而至,暗示了春意未至,反而是阴雨连绵的景象。接着“浓云猛雨无时开”进一步强调了雨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云层厚重,雨下得猛烈且没有停歇的迹象。
“纷然万瓦垂组练,忽变百里吹尘埃”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丝带(组练),形象地描绘了雨珠密集下落的情景;同时,雨后空气清新,尘埃被风吹散,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雨后的短暂宁静。
“河鱼无翼蹈平陆,水鸟哺子升高台”通过河鱼无法在陆地上行走和水鸟在高台上喂养幼鸟的场景,侧面反映了雨水过多导致陆地积水,影响了生物的正常活动。
“羲和送日不竟夜,阳乌翅湿方摧颓”中,“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借指太阳,表达了太阳因雨水而无法按时升起,天空一片昏暗。同时,太阳的翅膀因雨水而湿透,显得疲惫无力。
“腐薪数吹不堪湿,灵井已满无用汲”描述了雨水过多导致木材难以燃烧,灵泉虽满但无法取用的情况,进一步突出了雨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大衢泥潦安得出,败瓦漏缺端愁入”则描绘了街道因雨水而变得泥泞不堪,无法通行,屋顶破损漏水,让人愁苦不已。
最后,“街头红粟更腾踊,岁晏敝裘方缀缉”指出粮食价格因雨水影响而上涨,人们在年末时仍需修补破旧的衣物,生活压力巨大。
“黄花荧荧独不忧,怅然为尔临风立”以黄花(菊花)在风雨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风雨中人民生活的深深忧虑与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忧虑,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委曲历岩岫,振衣摄山顶。
心目顿以豁,廓然开一境。
达观无近怀,高步寄遐引。
林壑涨松涛,虚空堕云影。
远雾羃大江,荒烟迷万井。
东南拆吴楚,揽之若浮梗。
吾生嗟有涯,意气讵能骋。
闻兹有灵药,可使颓龄永。
愿与山僧期,依缘同结静。
情素何廓寥,道侣足逍遥。
步出西北园,香风一飘飘。
莲盖含雨润,莲花泣露娇。
寒魄漾池塘,清夜见泬寥。
亦有草间虫,感时声喓喓。
徒倚玩物态,烦襟若为消。
所以不成寐,玄论半良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