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待佳宾,陶氏有贤母。
孤冢依空山,芳名亘千古。
野花笑春风,山鸟啼寒雨。
送君归故乡,因之为延伫。
剪发待佳宾,陶氏有贤母。
孤冢依空山,芳名亘千古。
野花笑春风,山鸟啼寒雨。
送君归故乡,因之为延伫。
这首诗描绘了对陶母墓的凭吊与送别的情景,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首句“剪发待佳宾”以动作开篇,暗示了对陶母的尊敬与怀念,通过“剪发”这一传统礼仪,表达了对陶母的深切敬意和对佳宾的热烈欢迎。接下来,“陶氏有贤母”直接点明了主题,赞美了陶母的贤德。
“孤冢依空山”一句,描绘了陶母墓的环境,空山衬托出墓地的孤独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陶母的离世给后人带来的哀思。而“芳名亘千古”则高度赞扬了陶母的名声流传不朽,其品德与事迹被后人铭记。
“野花笑春风,山鸟啼寒雨”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野花在春风中绽放,山鸟在寒雨中啼鸣,这些景象既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既有对陶母的怀念,也有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慨。
最后,“送君归故乡,因之为延伫”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平安返回故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陶母墓的长久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陶母的缅怀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岸压邮亭,路敧华表,堤树旧色依依。
红索新晴,翠阴寒食,天涯倦客重归。
叹废绿平烟带苑,幽渚尘香荡晚,当时燕子,无言对立斜晖。
追念吟风赏月,十载事,梦惹绿杨丝。
画船为市,夭妆艳水,日落云沈,人换春移。
谁更与、苔根洗石,菊井招魂,漫省连车载酒,立马临花,犹认蔫红傍路枝。
歌断宴阑,荣华露草,冷落山丘,到此徘徊,细雨西城,羊昙醉后花飞。
长安门外小林丘。碧壶秋。浴轻鸥。
不放啼红,流水通宫沟。
时有晴空云过影,华镜里,翳鱼游。
绮罗尘满九衢头。晚香楼。夕阳收。
波面琴高,仙子驾黄虬。
清磬数声人定了,池上月,照虚舟。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休浣约过从,宁论隘与恭。
溪光染醽渌,山色秀芙蓉。
乍霁千丝雨,齐张万盖松。
岫孤如欲遁,径曲似相逢。
共怏云霞志,更寻麋鹿踪。
氅披吴国纻,杖拄蜀郊筇。
奕布东西刹,鳞差远近峰。
禽喧五色聚,钟迥六时桩。
兴废虽留目,荣枯莫荡胸。
忽惊雷出地,未省雪经冬。
阴谷鸣归鹤,灵湫起应龙。
跳梁窥果狖,缥缈入花蜂。
磴滑并萝蹑,岩幽半藓葑。
竹间泉缭绕,烟外草蒙茸。
民乐讴谣洽,春和气象浓。
吟多资雅兴,望极动离悰。
有语嫌双燕,无虞羡大槦。
归来却回睇,暮雾已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