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愁。"湖山经醉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频繁的游历,这里的“醉”不仅是酒的醉,更有对生活、自然之美的沉醉。
"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则写出了诗人在春天里沾湿了衣衫,可能是在外游玩时不慎沾湿,或许是饮酒至酣醉后未能及时更换,留下了酒渍。这里的“啼痕”和“酒痕”都是对往昔生活的点滴回忆,无限的情感涌现心头。
"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长安,但却发现自己的衣衫已破旧,不知是谁能将这些沾满尘土的衣物洗净。这里的“断襟”和“零袂”象征着往日荣华如今已不在,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描绘了一幅废弃的景象。紫曲门,这个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却变得荒凉,甚至连井都已经破败,只剩下风吹动着青色的藤蔓。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情摧毁。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则表达了诗人与东邻交流时,仍旧提及过去美好的记忆,那些如同鸟儿归巢般温馨的场景。而“谢堂双燕”更是对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即便是在谢绝了繁华之后,依然有双燕选择留下,象征着对过往不舍。
"春梦人间须断"则是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的无奈感受。人世间的美好如同春天的梦境,终究会逝去,需要我们学会放手。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这里的“怪”表达了一种不解和叹息,当年那些美好的梦想与缘分,为何来得如此仓促,去了却又如此迅速?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则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诗人在精致的房舍中,弹奏着秦筝,与心爱的人一起,在海边的棠花盛开之时,深夜里举行了一场宴席。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写出了宴会结束后的情景。舞蹈和歌声渐渐沉寂,虽然花朵依旧盛放,但人间的红颜(美丽的容颜)却已经开始改变,这里的“先变”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易逝。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则是诗人的离别之情。诗人伫立在河桥上,准备告别,却又被斜阳所牵绊,心中充满了不舍,泪水盈眶。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往昔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