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欲上雨濛濛,虎踞龙盘在眼中。
万古青山还洛下,一丘黄壤自江东。
谢公着屐何曾到,梁武谈经亦已空。
好是五陵歌酒地,年年芳草恨春风。
高台欲上雨濛濛,虎踞龙盘在眼中。
万古青山还洛下,一丘黄壤自江东。
谢公着屐何曾到,梁武谈经亦已空。
好是五陵歌酒地,年年芳草恨春风。
这首《登雨花台》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描绘了雨花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首句“高台欲上雨濛濛”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中登高的景象,雨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接着,“虎踞龙盘在眼中”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雨花台比作虎踞龙盘之地,形象地展现了其险峻与雄伟。
“万古青山还洛下,一丘黄壤自江东”两句,通过时空转换,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遥远的历史,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历史变迁的感慨。青山依旧在,而人事已非,黄壤之下埋藏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
“谢公着屐何曾到,梁武谈经亦已空”则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借以表达对过往文人雅士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谢公与梁武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足迹与思想如今已成为空谈。
最后,“好是五陵歌酒地,年年芳草恨春风”将视角转向现实,描绘了雨花台作为歌酒之地的繁华景象,但又暗含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春风吹过,芳草萋萋,却也带走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与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怅忆山中暮,佳期渺未归。
蘼芜含露叶,杨柳乱烟晖。
离瑟开尘匣,余香卷夜衣。
愁心不及鸟,犹逐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