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争闹粉墙。闲看燕紫莺黄。
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春光。春光。
正是拾翠寻芳。
秋千争闹粉墙。闲看燕紫莺黄。
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春光。春光。
正是拾翠寻芳。
这首词作《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出自南宋词人吴文英之手,体现了她特有的婉约风格。诗的开篇“秋千争闹粉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庭院春色场景,秋千在鲜花盛开的粉墙下摇曳,显得分外热闹,传递出一种欢快而又不失优雅的情趣。
接下来的“闲看燕紫莺黄”则是诗人在细腻观察燕子的同时,对春天万物争艳的景象进行了描绘。燕子在空中穿梭,紫莺和黄花相互辉映,色彩斑斓,彰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一句,则是通过燕子的啼叫声唤醒了悠然自得的浪子,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享受生活乐趣的情怀。这里的“绿阴”和“浪子”,既增加了画面感,又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最后,“春光。春光。正是拾翠寻芳。”一段,反复强调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这“拾翠寻芳”四字,更是传统文人的常用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无限向往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庭院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春天景色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乐享人生的诗意境界。
我羡怡斋去又来,涧边无一点尘埃。
高风凛凛照今古,有口不谈声似雷。
柳公遗迹留芳扁,一度摩挲一叹嗟。
佛阁僧居如穴蚁,梵编虫蠹失惊蛇。
文占天上奎星聚,语到宵中斗柄斜。
老衲畏寒仍戒酒,不能伴客赋梅花。
鬓毛萧飒已成翁,奇怪胸中尽扫空。
尚要俗人传好事,岁残乞米送卢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