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
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
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
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惠明所作的《咏菖蒲》。诗中以菖蒲为对象,展现了其独特的品性。"根下尘泥一点无"描绘了菖蒲扎根于洁净之地,不沾染尘世污垢的形象,表现出其高洁之志。"性便泉石爱清孤"进一步强调了菖蒲喜好清静孤独的生活,与山泉石为伴,体现了其孤芳自赏的个性。
"当时不惹湘江恨"暗示菖蒲未参与任何引发哀愁之事,如果它没有引起湘江(可能象征着忧愁或哀伤)的遗憾,那么"叶叶如何有泪珠"这一句就显得格外引人深思。诗人通过菖蒲的无泪,表达了对超然物外、不随世俗悲欢而动的品格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菖蒲的描绘,寓言式地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清高孤傲的人格追求,具有禅意和哲理。
衲子谁为盖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
何须鉴水能知止,未必归云可拟高。
虎穴等閒休探手,龙泉取次莫吹毛。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处何曾挂一毫。
岷峨山中千岁松,枝虬干直摩青空。
雪霜剥落中不槁,膏液下与灵泉通。
龟跧凫伏自磊砢,全坚玉洁仍丰融。
篝明夜取喜得隽,煮鼎朝听如吟风。
杵成坐上香飞雪,更和乳酪收全功。
当知至味本无味,子若服之寿无穷。
巽岩脊梁硬如铁,冠峨切云佩明月。
百好都随春梦空,大药独传欣宝诀。
中宵咀嚼不摇头,玉沈生肥咽不彻。
怜我百虑形早衰,裹赠扶持意何切。
丹砂著眼谩尔传,脂泽酿黍计已拙。
由来妙道初不烦,此法莫从儿辈说。
径思举袂揖浮丘,下视尘世真一吷。
朱颜留得亦何为,追逐同坚岁寒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