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岛知何似,数点烟矼数石矶。
出海来占风信好,时时白鸟傍人飞。
三十六岛知何似,数点烟矼数石矶。
出海来占风信好,时时白鸟傍人飞。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群岛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岛的独特风貌。首句“三十六岛知何似”,以问句形式引出对澎湖群岛的想象与期待,暗示了岛屿数量之多,令人好奇其具体景致。接着,“数点烟矼数石矶”一句,通过“数点”和“数石”的描绘,将岛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感。烟矼指的是轻雾缭绕的山岭,石矶则是突出于水面的岩石,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岛屿的自然美,也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出海来占风信好”一句,进一步揭示了澎湖群岛作为海上交通要地的重要性。这里的“风信”指的是海上风向的变化,对于航海者来说至关重要。诗句表达了对风向适宜、航行安全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海洋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时时白鸟傍人飞”,以动态的场景收尾,白鸟在人的周围自由飞翔,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和谐共处的自然生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海岛上的生物多样性,也寄托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澎湖群岛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海上生活独特视角的展现,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未见丰盈犀角儿,先逢玉雪王郎子。
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
夜来梦见小于菟,犹是髧髦垂两耳。
忆过济南春未动,三子出迎残雪里。
我时移守古河东,酒肉淋漓浑舍喜。
而今憔悴一羸马,逆旅担夫相汝尔。
出城见我定惊嗟,身健穷愁不须耻。
我为乃翁留十日,掣电一欢何足恃。
惟当火急作新诗,一醉两翁胜酒美。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使君来自古徐州,声震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
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