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馈萧凉贫可知,只馀秀野百家诗。
节逢闰九情多感,念到先人句更悲。
乞米固应烦巧妇,封侯何日慰书痴。
里居无复徵钟范,空叹秋宵握管时。
中馈萧凉贫可知,只馀秀野百家诗。
节逢闰九情多感,念到先人句更悲。
乞米固应烦巧妇,封侯何日慰书痴。
里居无复徵钟范,空叹秋宵握管时。
这首清代诗人戴佩荃的诗,通过对厉樊榭集的阅读,表达了对闺秀陈坤维丁巳闰九月手检顾秀野元诗选中关于卖粥生活的感慨。诗人首先感叹家中经济拮据,连秀野的诗集也成了贫寒生活的点缀,"中馈萧凉贫可知"描绘出家境的清苦。接着,闰九月的到来触动了诗人的情感,想起先人的诗句,不禁倍感悲伤,"念到先人句更悲"。
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身为巧妇,却只能为家人乞讨米粮以度日,"乞米固应烦巧妇",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同时,他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希望能有朝一日通过科举或其他方式封侯,以实现对读书痴迷的慰藉,"封侯何日慰书痴"。
最后,诗人感叹居住之地不再有昔日的热闹与征召,只有在秋夜静坐握笔之时,空自叹息,"里居无复徵钟范,空叹秋宵握管时"。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艰辛描绘,又有对理想和亲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衰病卧春雨,疏懒甘閒居。
群芳想摇落,庭草青有馀。
久怀遗世志,似与冠裳疏。
数日理轻装,自捲泛胜书。
中丞未解缚,对景增踌躇。
决策定长往,抽毫赋遂初。
天机愁日浅,俗绊随时祛。
还家席门坐,不用来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