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斜带城东道,幽轩偃蹇长松好。
琥珀脂凝露叶光,茯苓出土云根老。
八月九月天气虚,疏帘焚香公事馀。
秋风落树山月吐,一榻清凉还读书。
平湖斜带城东道,幽轩偃蹇长松好。
琥珀脂凝露叶光,茯苓出土云根老。
八月九月天气虚,疏帘焚香公事馀。
秋风落树山月吐,一榻清凉还读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㮤轩周围环境的清幽与主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首句“平湖斜带城东道”,以平湖与城东道路的自然连接,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不失静谧的氛围。接着,“幽轩偃蹇长松好”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 {
* “幽轩”:指环境幽静的小屋或亭台。
* “偃蹇”:形容松树姿态苍劲、挺拔。
} 这样的场景中,长松的挺立与幽轩的静谧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随后,“琥珀脂凝露叶光,茯苓出土云根老”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露珠在树叶上的光泽比作琥珀脂,将茯苓从土中长出的根部比作云根,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赋予了这些景物以生命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接下来,“八月九月天气虚,疏帘焚香公事馀”两句,点明了时间(八九月),并暗示了季节的转换与气候的变化。通过“天气虚”这一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秋季特有的清冷与空旷之感。同时,“疏帘焚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高雅,暗示了主人在忙碌公务之余,仍能享受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秋风落树山月吐,一榻清凉还读书”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秋风轻拂,落叶飘零,山间月色渐显,一席清凉的榻上,主人继续沉浸在书海之中。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热爱。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马氏之先龙作友,万里长途一日走。
骅骝騄駬是其孙,渥洼大泽称灵薮。
生来乾甫何奔腾,霜蹄汗血气凭陵。
西涉流沙晷未昃,北经瀚海踏层冰。
雄心勃窣未能已,更过苍梧饮郁水。
都阃黄公伯乐俦,一见叹息不能止。
秣以香刍覆以衣,千金价重倾都市。
乾甫乾甫须努力,勿负当年知己识。
迩来边塞盛风尘,横行莫避阴山黑。
仙人绛节霞为冠,盖拥芙蓉控紫鸾。
言经五岭维珠浦,更访浮丘觅圣丹。
丹山玄圃知非远,振衣原自蓬莱苑。
旧人银宫气倍寒,今来炎徼风常暖。
万里山河寓目存,千年洞壑从君选。
似此幽奇世外宽,玉堂佳客每盘桓。
瀔阳逸事光鸿业,太史新篇壮大观。
入夏轻霞封野荔,木绵古木浓阴蔽。
一笑豪情宇宙空,凉风习习生衣袂。
君是天朝之贵臣,向日丹忱在捧纶。
东南民力看将竭,一滴应沾雨露匀。
岭海即今增胜概,藻雅风流追往代。
若过南岳问祝融,两地烟霞谁是最。
谢庭多玉树,绕砌常缤纷。
映日含秀色,因风扬清芬。
遏末已夙著,封胡亦能文。
朱轮度流水,轻盖团浮云。
君家兄弟亦如此,儒雅风流谁与比。
仲弟已作玉堂宾,季弟亦为名御史。
入门钟磬尽堪调,满目琳琅近相倚。
吾子最良推白眉,雄词变幻惊龙螭。
当年拟跃青萍剑,此日还衔卞璞悲。
君不见安石东山时未起,独傍寒林挈芳芷。
一朝勉出为苍生,谈笑功名在淝水。
丈夫遇合讵可期,回溪终复奋渑池。
浩浩洪流真自远,拥鼻聊吟洛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