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南游意可伤,吴宫泯灭国山荒。
雪谗自写浮云感,岂为登薹吊凤凰。
太白南游意可伤,吴宫泯灭国山荒。
雪谗自写浮云感,岂为登薹吊凤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所作的《金陵杂诗十六首选八(其三)》。诗中,诗人以李白南游时的感慨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深深哀伤。"太白南游意可伤",暗指李白的南行之旅中流露出的忧国之情,令人感伤;"吴宫泯灭国山荒",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吴国宫殿如今只剩下荒凉的遗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王朝的衰落。"雪谗自写浮云感",借雪的洁白和浮云的飘忽,寓言自己对世事如过眼云烟的感慨,同时也可能暗指政治上的诬陷与不公;"岂为登台吊凤凰",诗人并非单纯为了登高凭吊逝去的凤凰(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是借此表达对历史遗迹和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螀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覆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