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古木翠微间,积素依稀皴远山。
设问画家应谁氏,所披彷髴似荆关。
寒林古木翠微间,积素依稀皴远山。
设问画家应谁氏,所披彷髴似荆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水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首句“寒林古木翠微间”,以“寒”字点明季节,营造出冬日的冷冽氛围;“古木翠微间”则勾勒出一片苍翠的树林,虽是冬季,却依然生机勃勃。次句“积素依稀皴远山”,“积素”指雪的累积,表现出山峦在雪覆盖下的朦胧美;“皴远山”则是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技法,描绘远处山峰的轮廓,既表现了山的高远,也体现了画家的技巧。
后两句“设问画家应谁氏,所披彷髴似荆关。”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画家身份的猜测和对其作品风格的赞美。这里提到的“荆关”指的是五代时期的两位著名画家荆浩和关仝,他们以描绘雄浑壮丽的山水著称,诗中将画家的作品与他们的风格相比较,暗示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作品的非凡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日山水的美景,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黄鹤楼前月,清辉千里寒。
娟娟过江北,送子别长安。
长安百万家,车马无时閒。
中天耸观阙,四海会衣冠。
怜尔薜萝子,豪华骇新观。
萧萧囊中句,饥坐奏清弹。
漫郎久不惬,逸思生风翰。
寄声武昌鱼,欲从伧父餐。
黄州望樊山,秀色如可揽。
扁舟横江来,山脚系吾缆。
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
北风吹疏雨,夜枕舟屡撼。
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
奔流略溪口,龙蜃屡窥瞰。
平生千金质,戒惧敢忘暂。
兹游定何名,耿耿有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