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适南中,终日无欢娱。
自怨酲桐远,行飞栖桑榆。
旧迅振长翼,俯仰向天衢。
箫韶逝无闻,朝阳不可须。
有凤适南中,终日无欢娱。
自怨酲桐远,行飞栖桑榆。
旧迅振长翼,俯仰向天衢。
箫韶逝无闻,朝阳不可须。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凤凰在南方的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诗人以凤自喻,表达了自己在远离家乡、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苦闷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有凤适南中”,点明了凤凰前往南方的旅程,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现的是一种远离故土、寻求新生活的状态。接着,“终日无欢娱”直接揭示了凤凰在旅途中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没有欢笑,只有无尽的忧愁。
“自怨酲桐远,行飞栖桑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凤凰的内心世界。它在抱怨与自责中,既感叹于与故乡的遥远距离,又在不断前行中寻找栖息之所。这里,“酲桐”可能象征着凤凰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桑榆”则代表了它在旅途中暂时的归宿。
“旧迅振长翼,俯仰向天衢。”这两句展现了凤凰的雄心壮志与对未来的憧憬。它振翅高飞,即使是在低空盘旋,也始终向着天空的方向前进,寓意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箫韶逝无闻,朝阳不可须。”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箫韶,古代宫廷音乐,象征着过去的和谐与美好;朝阳,则代表着希望与光明。然而,这些都已逝去,未来充满了未知,凤凰只能独自面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凤凰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挣扎、怀念与期待,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来已报平安好,犹恨得公诗不早。
忽闻单舸下沧浪,却喜此翁元未老。
折腰耐辱来皇州,大手妙割无鸡牛。
平生拄腹五千卷,百未一究真难休。
我昔从之曾竭蹶,刮眼期公空岁月。
老来犹足举千钧,岂是周郎独英发。
苕溪猎猎蘋花风,溪楼万瓦如铺筒。
未须黄帽催归去,尊酒一笑期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