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关西出隐浮屠,燕子飞来半月孤。
病虎无心看北固,潜龙有恨逊南都。
十三陵外馀抔土,二百年来失鼎湖。
一自桑田成海后,总啼鹃血洒平芜。
水关西出隐浮屠,燕子飞来半月孤。
病虎无心看北固,潜龙有恨逊南都。
十三陵外馀抔土,二百年来失鼎湖。
一自桑田成海后,总啼鹃血洒平芜。
这首诗描绘了天下大师墓的凄凉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水关西出隐浮屠”,以水关和隐匿的佛塔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大师的墓地隐藏在历史的深处,与外界隔绝。接着,“燕子飞来半月孤”一句,通过燕子的孤独飞行,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寂寞与荒凉。
“病虎无心看北固,潜龙有恨逊南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大师比作病虎和潜龙,表达了大师生前的壮志未酬和对命运的无奈。北固和南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政治中心或理想之地,大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遗憾地让位给他人。
“十三陵外馀抔土,二百年来失鼎湖。”这两句将大师的墓地与古代帝王的陵墓相提并论,暗示大师虽非帝王,但其地位和影响同样深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师的墓地也逐渐被遗忘,如同鼎湖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最后,“一自桑田成海后,总啼鹃血洒平芜。”以自然界的变迁为喻,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轮回。大师的墓地如同被淹没的桑田,最终化为一片荒芜,只有啼鹃的哀鸣在空中回荡,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大师生平和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