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船击鼓与鸣锣,岸岸青帘紫障多。
翻尽江南行乐曲,居人犹唱水荒歌。
船船击鼓与鸣锣,岸岸青帘紫障多。
翻尽江南行乐曲,居人犹唱水荒歌。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独特的景象和生活情境,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
首句“船船击鼓与鸣锣”,以动态的画面开篇,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鼓声和锣响,生动地展现了山中人们的生活场景。鼓声和锣声在山间回荡,不仅增添了生活的热闹气氛,也暗示着某种仪式或庆典正在进行。
接着,“岸岸青帘紫障多”一句,通过视觉的对比,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青色的酒旗与紫色的屏障点缀在两岸,既体现了山中人家的富足与雅致,也预示着这里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
“翻尽江南行乐曲”一句,将山中的生活与江南的繁华相提并论,强调了山中人虽然身处偏远,但同样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江南的行乐曲,代表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和生活情趣,这里的“翻尽”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山中人对江南文化的向往和模仿。
最后,“居人犹唱水荒歌”则揭示了山中人的另一种生活状态。水荒歌,可能是指在水资源匮乏时,人们为了生存而唱出的哀歌。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山中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自然条件的限制和挑战。这种生活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深沉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中人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他们面对自然环境的智慧与坚韧。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情描绘。
楚国元卑湿,炎天更郁蒸。
风吟同倦虎,霄望剧愁鹰。
渴肺尘将岔,流肤汗不胜。
噆肌纷暗蟆,绕鬓闹飞蝇。
六月常难雨,三湘不识冰。
炉烘一天地,火药万川陵。
气候金初伏,襟怀水未澄。
高明寻偶得,林麓远同登。
此地聊幽遁,危亭更上层。
泉声悬嵽嵲,松影转觚棱。
汲井沈圆李,缘池摘翠菱。
凉清生洞壑,秀绿动沟塍。
佳气西频望,乡栏北屡凭。
有期群野鹿,无法问山僧。
云石逢如旧,巾裾见若憎。
聊堪优卒岁,不愧俯扪膺。
漫翁说尽清风好,犹能顾我邀吟藁。
吟时欲倚白云飞,到时恐在红尘表。
有如列子御风行,百骸齐奋双瞳瞭。
借问清风何处来,玉水之心玉山杪。
曾经昆阆拂瑶花,亦度潇湘过蓬岛。
借问清风何处居,深寄碧芦藏绿筱。
芭蕉径舞凤衣寒,薜荔墙翻龙甲老。
遗英堕箨无处寻,一径十年未曾扫。
但恐春深花木稀,定知秋后冰霜早。
快心何羡楚王台,披襟适得麻姑爪。
中山酒客饮辄醒,八斗司徒醉不倒。
箫声易咽笛声哀,客思难平物容愀。
君看檐前避暑巢,不是岩乌即沙鸟。
万谷藏冰山气来,千涛喷雪江声绕。
借问此閒清奈何,况是中宵月华皎。
鸡鸣漏尽眠不成,披衣起看冰壶晓。
便乘枯木饮明河,仍御双凫入冥杳。
藤床角簟无所施,綀布蒲葵价弥小。
有客俄如梦觉时,窃笑梦中何扰扰。
中心无累清则明,蔽者常稀欲者少。
儿啼女笑坐可忘,兽斗禽嬉悟俱了。
毁誉一过遗如空,富贵浮云视弥藐。
古人凛凛良可思,世俗纷纷何足道。
尝闻外物可娱中,所以诗人取萱草。
谁何乘兴为此行,坐摆尘埃出污潦。
贾生可与忘悲忧,楚屈犹将醒怀抱。
区区何用作离骚,弄琴听我清风操。
《和李道源清风谣》【宋·徐积】漫翁说尽清风好,犹能顾我邀吟藁。吟时欲倚白云飞,到时恐在红尘表。有如列子御风行,百骸齐奋双瞳瞭。借问清风何处来,玉水之心玉山杪。曾经昆阆拂瑶花,亦度潇湘过蓬岛。借问清风何处居,深寄碧芦藏绿筱。芭蕉径舞凤衣寒,薜荔墙翻龙甲老。遗英堕箨无处寻,一径十年未曾扫。但恐春深花木稀,定知秋后冰霜早。快心何羡楚王台,披襟适得麻姑爪。中山酒客饮辄醒,八斗司徒醉不倒。箫声易咽笛声哀,客思难平物容愀。君看檐前避暑巢,不是岩乌即沙鸟。万谷藏冰山气来,千涛喷雪江声绕。借问此閒清奈何,况是中宵月华皎。鸡鸣漏尽眠不成,披衣起看冰壶晓。便乘枯木饮明河,仍御双凫入冥杳。藤床角簟无所施,綀布蒲葵价弥小。有客俄如梦觉时,窃笑梦中何扰扰。中心无累清则明,蔽者常稀欲者少。儿啼女笑坐可忘,兽斗禽嬉悟俱了。毁誉一过遗如空,富贵浮云视弥藐。古人凛凛良可思,世俗纷纷何足道。尝闻外物可娱中,所以诗人取萱草。谁何乘兴为此行,坐摆尘埃出污潦。贾生可与忘悲忧,楚屈犹将醒怀抱。区区何用作离骚,弄琴听我清风操。
https://shici.929r.com/shici/7hYJwT.html
野人独爱灵椿馆,馆前灵椿耸危干。
风柔雨练三月馀,奕奕中庭荫华伞。
清阴及物不自惜,赤日当天损炎旱。
危檐密牖清有馀,翠竹猗桐何足算。
南山白虎啸狂飙,孤根易动枝条散。
芳华寂寞未及衰,萎迟遂比沟中断。
君不见月中紫桂天上榆,有名无实安自如。
天河均涧易生植,甘露洒叶长扶疏。
结根得所应自贵,庇荫虽远真徒虚。
灵椿乎,庄子浪叟诚尔徒。
尔当自取八千岁,今颠蹶矣人谁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