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起见雪忆山居》
《晨起见雪忆山居》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忽忆岩中雪,谁人拂薜萝。

竹梢低未举,松盖偃应多。

山溜随冰落,林麇带霰过。

不劳闻鹤语,方奏苦寒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jiànxuěshān
táng /

yánzhōngxuěshuírénluó
zhúshāowèisōnggàiyǎnyìngduō

shānliūsuíbīngluòlínjūndàixiànguò
láowénfāngzòuhán

翻译
忽然想起山中的雪景,是谁在拂拭着藤萝的枝叶。
竹子的梢头还未挺直,松树的枝叶想必堆积得很多。
山涧的流水随着冰块落下,林间的野兽带着霜雪穿行。
无需聆听仙鹤的鸣叫,这里已经奏响了严冬的苦寒之歌。
注释
忽忆:忽然想起。
岩中:山中的。
雪:雪景。
谁人:不知何人。
拂:拂拭。
薜萝:藤萝。
竹梢:竹子的梢头。
低:还未挺直。
未举:未伸展。
松盖:松树的枝叶。
偃:堆积。
山溜:山涧的流水。
随:随着。
冰落:落下冰块。
林麇:林间的野兽。
带霰过:带着霜雪穿行。
不劳:无需。
闻鹤语:聆听仙鹤的鸣叫。
方:就。
苦寒歌:苦寒之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雪景图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居住时的孤寂感和对严寒天气的体验。开篇“忽忆岩中雪”表明诗人突然想起了山中的积雪,这种记忆似乎是那么的清晰而生动。“谁人拂薜萝”则引出一个问题,谁能在这深山中除去那些被雪覆盖的杂草?这里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竹梢低未举,松盖偃应多”两句,形象地展示了树木在积雪下的姿态。竹子和松树都因为积雪而变得低垂,似乎在诉说着冬天的沉重与静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压抑之感。

“山溜随冰落,林麇带霰过”描述了雪水融化后的自然景观。山中的小溪因为冰雪而流动,林间的鹿则在轻盈的雪花中穿行。这两句增添了一种动态美,让读者感受到冬日的生机。

最后,“不劳闻鹤语,方奏苦寒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宁静而严寒的环境中,即使不用听鹤鸣,也能自然地吟唱出对严寒天气的赞歌。这里“苦寒歌”既是对外界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创作的高超境界。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元日书怀

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

两板不须书郁垒,一杯亦强饮屠苏。

添丁解事寻王母,内子伤时念老姑。

欲报情深恩罔极,不终反哺愧林乌。

(0)

魏丞相挽诗三首·其二

冠剑青云士,艰危孰奋身。

向来持汉节,径去犯边尘。

既用公为相,方知国有人。

凛然生气在,端合画麒麟。

(0)

游稽山

失脚来苕霅,春风一棹还。

寻幽探禹穴,问讯到稽山。

意在烟霞外,身居井邑间。

桃花应冷笑,头白不能閒。

(0)

萧参议雪中宴客朱佥判有诗因次韵·其二

不惯长安曳履游,贪看冰柱满檐头。

素花一色如梅岭,碎玉无声欠竹楼。

蜡炬欲残方夜永,金钗半醉自春浮。

无毡独坐君知否,也捲陈编索酒舟。

(0)

湘中杂咏十绝·其八

荡桨妨人拥衲眠,篷窗细雨湿炊烟。

江神念我怯行险,收却风波稳放船。

(0)

和吴秀才二绝·其二

世人相马苦嫌瘦,谁识龙媒气逸群。

归傍青灯对贤圣,汉庭射策待方闻。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