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为九日登塔四作皆塔诗未及九日盖所重在塔也然既已九日安可无此作以补之》
《题为九日登塔四作皆塔诗未及九日盖所重在塔也然既已九日安可无此作以补之》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烟凝暮紫夕光移,秋意因高见远吹。

何处风囊来舞激,翻惊羲驭在鞭箠。

登临不尽今人感,眺听还多往事疑。

安得淩云皆赋手,漫劳落帽共相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傍晚时分登塔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烟凝暮紫夕光移,秋意因高见远吹”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紫色的烟雾凝聚在远处,随着光线的移动,秋天的气息在高处被感知,随风飘散的画面。这里运用了色彩和动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何处风囊来舞激,翻惊羲驭在鞭箠”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风囊,可能是指风的流动或某种自然现象,此处用来形容风吹动的强烈与突然,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喜。羲驭,指的是太阳运行的轨迹,这里用“在鞭箠”来形容太阳仿佛被某种力量驱赶着移动,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颈联“登临不尽今人感,眺听还多往事疑”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塔上,不仅感受到了当下的情绪,还引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思考和疑问。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

尾联“安得淩云皆赋手,漫劳落帽共相嗤”则是诗人的一种愿望和自嘲。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自己一样,拥有创作的才华,能够在高塔之上,尽情地抒发情感。同时,“落帽”这一典故出自《晋书》,原指东晋名士谢灵运在登山时帽子脱落,后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洒脱和放逸。在这里,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身份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浪淘沙令.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

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别味带生酸。

愁忆眉山。小楼灯外楝花寒。

衫袖醉痕花唾在,犹染微丹。

(0)

浣溪沙·其二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0)

花犯·其二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欹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鬓。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0)

董叔宏为予道溪庄胜趣赋古调

一涧潺潺泻烟树,流到溪庄平不度。

竹风凄瑟夏犹寒,石气萧森朝自雾。

时平古寨尚留名,世否谁人此逃数。

乾坤一转地有灵,日月无边江又暮。

幽潭闻说尚龙宫,石屋安知非洞府。

愿君半天更高楼,送此到海长溪去。

(0)

赣石

万堆顽碧耸峣嶕,壅遏江流气势骄。

铁马阵横秋战苦,水犀军乱夜声嚣。

吕梁谩记庄篇险,滟滪休誇蜀道遥。

怒激波声犹可避,中伤荣路不相饶。

(0)

谨吟五十六字攀送仲求殿丞之任赣川窃惟严君国博挂冠归闲而仲求兄弟为邻部守倅其荣至矣诚欲赋述词不逮意

一门三组序西雍,又见双旌并训农。

三釜亲庭交禄养,夹河子舍接邻封。

酒阑风雪催行色,吟际江山助笔锋。

我亦思亲求郡绂,东湖南浦好过从。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