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鸿听遍羽谯谯,镫影樽前懒不挑。
风雨檐花都错落,江湖魂梦亦漂摇。
何年黄鹄陂能复,岂有红羊劫未消。
欲问故山渔钓侣,可容瓢笠稳团焦。
霜鸿听遍羽谯谯,镫影樽前懒不挑。
风雨檐花都错落,江湖魂梦亦漂摇。
何年黄鹄陂能复,岂有红羊劫未消。
欲问故山渔钓侣,可容瓢笠稳团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彭兆荪的《夜坐》,通过描绘霜天中鸿雁的鸣叫、灯火下饮酒的慵懒,以及风雨打落檐头花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何年黄鹄陂能复"暗示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而"岂有红羊劫未消"则寓言战乱未息,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最后,诗人以询问渔钓故友是否能在动荡中找到一处安宁之地作结,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思绪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