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其九》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其九》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蚤净三生业,真传二祖衣。

莲花丛佛座,柏叶护禅扉。

石为悬灯动,泉因卓锡飞。

居然离捧喝,默会洞仙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源寺内僧侣修行的宁静与庄严氛围。首句“蚤净三生业”,意指僧侣早早就清净了前世的业障,表达了他们对佛法的虔诚追求。接着“真传二祖衣”则暗示了他们继承了佛教二祖的正统教义,进一步强调了其宗教身份和传承。

“莲花丛佛座,柏叶护禅扉”两句,以莲花和柏叶象征着佛教的纯洁与永恒,佛座和禅扉则是修行的场所,营造出一种神圣而静谧的环境。莲花常被佛教视为纯净与解脱的象征,而柏叶则因其坚韧不拔的特性,寓意着修行者坚定的意志。

“石为悬灯动,泉因卓锡飞”描绘了清源寺内的自然景观与修行活动相融合的场景。石上的灯光摇曳,泉水因僧侣的行径而激荡,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修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悟。

最后,“居然离捧喝,默会洞仙机”表达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领悟到佛法的深奥真理,无需外在的训诫或指导,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自然流露。这里的“捧喝”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棒喝法门,即通过直接的言语或行动来唤醒弟子的悟性。而“默会洞仙机”则意味着修行者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思考,直接理解了宇宙的奥秘,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源寺僧侣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修养和自然美的双重追求。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赤崖

老箐深藏洞,嵌崖峭夹溪。

双扉巫峡似,半壁窦圌低。

落日人烟绝,孤云客路迷。

红旗穿石去,青兕隔林啼。

(0)

次韵游龙门十绝·其三

拍手东风唤白猿,划开元盖洞天门。

可能路指虚无去,两脚须留点地跟。

(0)

丁谓·其二

钦若奖丁丁陷若,谓之厚演演挤丁。

势交利合皆如此,说与金陵老子听。

(0)

甘草子·其二

秋尽。叶剪红绡,砌菊遗金粉。

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飘散露华清风紧。

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

(0)

乙卯春自郡归赏牡丹适有故竟回唯魏紫略放二头·其一

归早开迟两寂寥,经年不见董妖娆。

芳心未展缘何事,半是閒愁半是娇。

(0)

贺新郎.送杨帅参之任

唱彻阳关调。伴行人、梅拂征鞍,晓霜寒峭。

金甲雕戈开玉帐,尊俎风流谈笑。

看策马、从容江表。

自是药阶苔砌客,卷经纶、且泛芙蓉沼。

襟量阔,江面小。允文事业从容了。

要岷峨人物,后先相照。

见说君王曾有问,似此人才多少。

便咫尺、云霄清要。

四世三公毡复旧,况蜀珍、先已登廊庙。

但侧耳,听新诏。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