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高图麟郡司马》
《寿高图麟郡司马》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又从浮磬识祥光,政绩如今五岭长。

海上蜃楼消幻气,天边玉简记循良。

平刑声彻梅花洞,刺割风行锦石乡。

最好常邀司马步,白莲池畔话幽香。

(0)
鉴赏

此诗以“寿高图麟郡司马”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政绩卓著的官员形象,通过浮磬之祥光、海上蜃楼与天边玉简等意象,展现了其德政如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首联“又从浮磬识祥光,政绩如今五岭长”,开篇即点出主题,以“浮磬识祥光”象征官员政绩显著,如同五岭山脉般延绵不绝,寓意其政绩深远,惠及百姓。

颔联“海上蜃楼消幻气,天边玉简记循良”,运用海上蜃楼和天边玉简两个典故,前者象征虚幻不实之事随风而逝,后者则代表记录官员的循良行为与德政,两相对照,强调了官员政绩的真实与持久。

颈联“平刑声彻梅花洞,刺割风行锦石乡”,进一步描绘了官员在司法领域的公正无私,以及其德政对地方社会的积极影响。梅花洞与锦石乡作为地点的象征,分别体现了正义之声的传播与德政的普及。

尾联“最好常邀司马步,白莲池畔话幽香”,表达了对官员的敬仰之情,希望常能与其共话政事,探讨治理之道。白莲池畔的幽香,既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也寓意着和谐美好的政治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祥光、蜃楼、玉简、梅花洞、锦石乡、白莲池等意象的巧妙运用,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德才兼备、政绩卓著的官员形象,展现了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和高尚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为魏塘王居士留三日二首·其二

魏塘酒贱蟹螯肥,久要人情忍重违。

呼妓访僧俱不必,醉三昼夜可言归。

(0)

三竺道中三首·其一

武林风物异他乡,三竺山行草亦香。

村落寻常绩麻处,隔帘时复见红妆。

(0)

和仲蒙石龙涡

群冈压泾湄,于此聚众首。

其间石屋露,远视若呀口。

林端蹑縆上,却入势愈斗。

围空竖古壁,阔可百人受。

洪钟谁倒仰,巨瓮忽侧剖。

层岩寒泉飞,绝巘怪树走。

阴风喜复怒,野雾吞且呕。

晴岚逼衣襟,欲住不得久。

尝闻耕者说,自昔藏蚴蟉。

当年救旱事,有记刻不朽。

近岁灵恐歇,百祷无一偶。

至今闾里人,不复来奠酒。

(0)

贞女吟

身外无一簪,何以供铅华。

饰行不饰容,浊水白藕花。

藕心乱如丝,妾心圆如珠。

丝乱端绪多,珠圆瑕颣无。

焉得偶君子,奉之此高节。

所生虽至亲,此意安可说。

(0)

题鹤鸣化上清宫

秘宇压孱颜,飞梯上屈盘。

清流抱山合,乔树来云寒。

地古芝英折,岩秋石乳乾。

飙轮游底处,空自立层坛。

(0)

晚兴

众吏晚已散,西园常访寻。

覆棋苔阁静,行药草桥深。

草色晴承屐,松阴密洒襟。

山蚿欲重赋,倚竹听清音。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