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竺道中三首·其一》
《三竺道中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武林风物异他乡,三竺山行草亦香。

村落寻常绩麻处,隔帘时复见红妆。

(0)
翻译
在异乡的武林之地,连花草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在寻常的村庄里,妇女们在绩麻的地方,隔着帘子偶尔能看到她们的红装。
注释
武林:指代一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江湖世界。
三竺山:可能是地名,指代一座山。
绩麻:古代妇女手工搓麻线的劳动。
红妆:女子的装饰,这里指穿着艳丽衣服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异乡风物的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在外地游历时的感受与情怀。"武林风物异他乡"一句,以"武林"指代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表明诗人身处的环境与故土迥异,这里的"风物"包括了自然景观和社会习俗等一切非个人之物。

接下来的"三竺山行草亦香",则具体描绘了一处自然景色。"三竺"指的是西湖边的三座小山(即今之孤山、北高峰和南高峰),诗人在此山中漫步,发现连野草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村落寻常绩麻处"一句,则转向乡村生活的描述。"绩麻"即纺织麻布,是当时农家妇女日常的家务劳动。这里"寻常"二字,表明诗人对于这种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感到亲切。

最后一句"隔帘时复见红妆",通过对比和细微的情感变化,传达了诗人的情思。"隔帘"指的是隔着窗帘或门帘,"红妆"则是美好而温馨的面容。这句表明诗人在寻常的生活场景中,不时地会想起远方所爱之人的容颜,这种思念穿插于日常的劳作与观察之间,是对亲情和乡愁的一种抒发。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于异乡生活的适应与融入,以及对于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巧妙结合了自然美景、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侍郎李公挽词·其一

昭代论人物,如公实罕俦。

行藏一无愧,才业两俱优。

矜式新韦布,封章动冕旒。

持荷簪笔地,犹想旧风流。

(0)

句·其二

浪捲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0)

清平乐·其二柬邢宰

晓窗晴日。一点黄金橘。万事如毛随日出。

多少人间头白。未春长恨春迟。春来生怕春归。

办取揭天箫鼓,莫教孤负荼蘼。

(0)

浣溪沙·其二送杜仲高

绿绮空弹恨未平。可堪执手送行人。

碧酒谩将珍重意,莫辞斟。

我定忆君吟渭北,君须思我赋停云。

未信高山流水曲,断知音。

(0)

又赠

自从闻笛苦匆匆,魄散魂飞似梦中。

最恨粉墙高几许,蓬莱弱水隔千重。

(0)

和郑叔友题真如

南郡趋新幕,微官愧野人。

客怀投寺晚,归梦到家频。

岁月看蓬鬓,尘埃听葛巾。

相随一杯酒,且慰百年身。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