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乐府.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新乐府.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乐府曲辞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閤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悽,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欢。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0)
注释
骠国:古代缅甸的古称。
雍羌:骠国王的名字。
舒难陀:骠国王子。
南音:南方的音乐。
德宗:唐代皇帝李适的庙号。
黈纩:黄色的丝绵,这里指听力敏锐。
椎髻:一种发髻样式。
文身:在身上绘图或刺字。
珠缨:装饰有珍珠的头饰。
花鬘:用花朵编成的花环。
斗薮:舞动的花鬘。
百辟:高级官员。
閤门:宫殿的侧门。
刍荛言:草野之人的意见,谦称自己的意见。
翻译
骠国的音乐啊骠国的音乐,源自大海的西南角落。
雍羌的儿子舒难陀,带来南方的音乐献给大唐以遵从正朔。
德宗皇帝在紫庭设立仪仗,耳朵不塞倾听你的声音。
吹起玉螺,椎髻耸动,敲响铜鼓,纹身的人跳跃起来。
珠串晃动像星星闪烁,花鬘舞动似龙蛇翻腾。
曲毕,王子向圣人开口,愿成为唐朝的边疆臣子。
左右的臣子欢呼雀跃,皇帝的恩德广被所及。
片刻间百官来到宫门,俯伏跪拜呈上贺表赞颂皇帝。
看到骠国人献上的新乐,请求记录在国史中传给后世。
当时有击壤的老农,私下揣测君王心意自言自语。
听说您的政令教化非常圣明,想要感动人心达到天下太平。
感化人心在于亲近不在遥远,太平基于实际而非表面声音。
观察自身治理国家,国家才能兴盛,君王如心,百姓如身。
身体有疾苦,内心会悲痛,人民得到和平,君主和蔼可亲。
贞元年间如果百姓不安,即使听到骠国的音乐,君王也不会快乐。
贞元年间如果百姓安康,即使没有骠国的音乐,君王也是圣明的。
骠国的音乐只是热闹喧哗,不如听听这来自草野的真言。
鉴赏

诗中“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一句,通过设定一个遥远的起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意境。"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则描绘了一位外邦使者的形象,他带来了异域的音乐来朝贡,这在当时是对中央王朝的一种尊崇。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中,“德宗”指的是唐德宗李适,而"立仗御紫庭"则是皇帝接受外宾的庄重场景。"黈纩不塞为尔听"表明这种音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显示出一种盛大的场面。

在“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中,通过对乐器演奏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则是对舞者装饰和舞蹈动态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个活跃而华丽的演出场景。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表达了使者的敬仰之情,而“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则描绘了一种普世的喜悦与赞誉,显示出音乐跨越国界的感染力。

在“须臾百辟诣閤门,俯伏拜表贺至尊”中,使者和臣子们急忙向皇帝汇报并表示庆祝之意,这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外交活动的重视。而"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则是希望这种文化交流能够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至于“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一句,则跳出了宫廷的框架,将视角转向民间,表现出一种对君主政策和民众感受的关注。"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表达了老农父对皇帝智慧和统治能力的赞赏,以及对于实现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则是强调了真正的太平不是靠宣传或虚名,而是来源于切实可行的政策和人民的实际感受。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一句,通过比喻将君主与国家、臣民与身体相联系,强调了统治者对人民福祉的责任和关怀。"体生疾苦心憯悽,民得和平君恺悌"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关系,表明了君主对人民的慈爱是国家安宁的根本。

在“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欢”中,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人民没有得到安宁,即使有来自远方的美妙音乐,也不足以让君主感到高兴。"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则是对这种情况的反面论证,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德政和人民福祉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最后,“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一句,则将那种华丽的异域音乐与平实而有益的话语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交流的追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白居易本人的文学理念,即强调文学应当贴近民间,关注现实,传递正能量。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集雅诗二十首·其九孔融

昂昂累世士,秉志值飘飖。

榆日光濛汜,秋天鸷鹗雕。

繇其严气性,将以戢奸骄。

所欲驾夷齐,呈身于乱朝。

吕望尚不希,岂为篡子招。

奖进无虚日,匡扶意颇昭。

公存炎鼎立,公亡赤帝销。

鲁国真男子,其人在九霄。

(0)

或曰秋何思以厝五节而结是亭也又成五绝·其五

茑附游丝一树牵,风飞木末倍缠绵。

久拚秋叶为双鬓,留取寒枝共百年。

(0)

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一

天书远播及馀春,云际光垂色倍新。

海角犹留忠作伴,师中漫许道为邻。

轻裘缓带依羊祜,歌雅投壶忆祭遵。

所恃声名收万国,敢云文物自孤臣。

(0)

蓬栖

人亦有言,心远地偏。时心既缺,道心乃全。

损之又损,玄之又玄。门于众妙,宅此深坚。

辞喧入静,羃翠开烟。取予情性,作尔林泉。

白云芳草,相视曰然。我知二物,亦可千年。

(0)

春山八事·其二春松

春松不异冬,每见东吹簸。

方知霜雪含,未许烟云卧。

所志在干霄,独有高山佐。

亭亭百尺姿,连群相友和。

晓日翠华凝,夜月疏光破。

群树皆遥揖,凡栖宁敢过。

自凭夏氏食,复使齐共饿。

百代异枯荣,千人分吊贺。

岂不罹岁寒,于此明肩荷。

是以甘殊谷,羞言秦五大。

为我留青青,幸无樵采剉。

幽人既同兹,永令清风播。

(0)

壬辰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搆栖感赋十律·其九

遭人身欲退,适我物皆悠。

岩壑澄朝景,风潮变夕流。

高深时应接,今古日沉浮。

耳目周旋外,馀心尚可求。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