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已怯九秋凉,也复移樽下砌傍。
只爱杯中都是月,不知身上寸深霜。
清愁旧觉天来远,寒夜新添岁样长。
不是傍人俱欲睡,老人无睡亦何妨。
病身已怯九秋凉,也复移樽下砌傍。
只爱杯中都是月,不知身上寸深霜。
清愁旧觉天来远,寒夜新添岁样长。
不是傍人俱欲睡,老人无睡亦何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迓使客夜归四首(其四)》。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深秋之夜的孤独与寂寞。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自己的哀愁。
"病身已怯九秋凉,也复移樽下砌傍。"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身体抱恙而感到的寒冷,以及在这种状态下仍旧举杯饮酒以慰藉自己之情。这里的“病身”和“怯九秋凉”透露出诗人的不适与衰弱,而“移樽下砌傍”则显示了他对生活中的小乐趣依然保持着兴致。
"只爱杯中都是月,不知身上寸深霜。"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酒和身上的寒霜,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中的无奈。他宁愿沉醉于酒中幻想(“杯中都是月”),而不去关注身体上已经积累的冷酷现实(“身上寸深霜”)。
"清愁旧觉天来远,寒夜新添岁样长。"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念,以及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中感受到的时间流逝与年龄增长之痛。诗人在回忆过往的清愁之余,又不得不面对新一年的到来和岁月带来的变化。
"不是傍人俱欲睡,老人无睡亦何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夜晚独自醒着而周围人都已入睡的感慨。他在表达一种安然接受的态度,即使别人都在沉睡之中,而自己这个“老人”却无法进入梦乡,也无需过于在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寒冷、酒精以及时间流逝等元素的运用,勾勒出了一位孤独老者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深刻表达了人生哀愁与无奈的佳作。
对琴台、不堪尘涴,春风微露纤指。
峥嵘鹤膝翘空势,取次著花安蕊。
偏有意。
把竹外一枝,飞洒轻烟里。
月痕如洗。
又底事丹青,何须水墨,虚白阚清泚。
华堂暮,珍重休弹麈尾。
静中留此佳致。
桥西几度香浮处,回首都随流水。
闲徙倚。
叹汨没黄埃,变幻皆如此。
蜚廉莫起。
待别有神人,风斤一运,和影上窗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