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
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
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
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
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
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
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读书与待命的艰辛生活,以及对时间流逝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中“读书常苦节”表明诗人为了学业操劳辛苦,甚至到了要节衣缩食的地步;“待诏岂辞贫”则显示了他虽然贫穷,但对于朝廷的召唤却不愿辞去,这体现出诗人的忠诚和对仕途的渴望。"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写出了诗人在严寒的冬日仍然不得温暖的休息,午饭也只能暂时寄放在别人家中,反映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温暖的渴望。
“愁来占吉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通过解梦来寻求安慰;“老去惜良辰”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自己年华渐老的无尽哀伤。"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外漂泊,对远方家乡春意盎然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生活艰辛、时间流逝和故土思念的抒情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困境的精神追求,以及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