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不崇朝,一雨川原邃。
知有明发逢,终然怀不寐。
阶前松子声,灯下秋花醉。
明月忽满床,此时我心瘁。
启户导徘徊,江光白峰翠。
相去不崇朝,一雨川原邃。
知有明发逢,终然怀不寐。
阶前松子声,灯下秋花醉。
明月忽满床,此时我心瘁。
启户导徘徊,江光白峰翠。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后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相去不崇朝,一雨川原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雨后山川的深邃景象,暗示了时间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深刻变化。接着,“知有明发逢,终然怀不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内心的不安,预示着诗人将要面对的未知与挑战。
“阶前松子声,灯下秋花醉”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松子声与秋花的醉态,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接下来,“明月忽满床,此时我心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月光洒满床榻,不仅照亮了周围环境,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愁绪。
最后,“启户导徘徊,江光白峰翠”以开阔的视野收尾,诗人走出室内,面对江面与远处的青山,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大道如衣食,六经所耕桑。
家传易春秋,未易相秕糠。
久种终不穫,岁晚嗟无粮。
念此坐叹息,追飞及颓阳。
天公亦假我,书成麟未伤。
可怜陆忠州,空集千首方。
何如学袁盎,日把无可觞。
兄诗有味剧隽永,和者仅同如画影。
短篇泉冽不容挹,长韵风吹忽千顷。
经年淮海定成集,走书道路未遑请。
相思半夜发清唱,醉墨平明照东省。
南来应带蜀冈泉,西信近得蒙山茗。
出郊一饭欢有馀,去岁此时初到颍。
老谪江南岸,万里修烝尝。
三子留二子,嵩少道路长。
累以二孀女,辛勤具糇粮。
谁令南飞鸿,送汝至我旁。
饥寒不能病,气纾色亦康。
拊背问家事,嗟我久已忘。
力耕当及春,无为久南方。
还家语诸女,素刚非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