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低蘋沼,芝兰上桂林。
鱼轩帘蹙绣,鸾纸诰涂金。
死者夫何恨,归欤乃宿心。
不偕君子老,愁绝白头吟。
雨露低蘋沼,芝兰上桂林。
鱼轩帘蹙绣,鸾纸诰涂金。
死者夫何恨,归欤乃宿心。
不偕君子老,愁绝白头吟。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属于挽词一体,用于悼念故去之人。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雨露低蘋沼,芝兰上桂林。"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湿润而清新的自然画面,其中“雨露”与“蘋沼”相呼应,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芝兰”、“桂林”的并列,则寓意着高洁和芬芳。这里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美好追忆。
"鱼轩帘蹙绣,鸾纸诰涂金。" 这两句诗则转向室内的装饰,通过“鱼轩帘”、“鸾纸诰”等富丽堂皇的物象,展示了逝者生前生活的奢华与尊贵。
"死者夫何恨,归欤乃宿心。" 这两句诗转向对逝者的深切哀思,"死者"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人,而“何恨”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无尽怀念和遗憾。"归欤乃宿心"则是说逝者已长眠,但在诗人的心里始终难以释怀。
"不偕君子老,愁绝白头吟。"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与自我生命的无常感慨。"不偕"意味着不能陪伴至老,而“愁绝”则是说这种哀思深重到难以言说的程度,最后一句“白头吟”,则是在表达诗人在这份哀思中逐渐变老的无奈。
整首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前的美好回忆和对其去世后的深切哀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崇高敬意与不舍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