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应春到今日几,但觉耳边多醉人。
已分馀生不如旧,却应佳句渐能新。
悲来徒有萦心泪,情尽空惊满眼尘。
到得锥无真我辈,一箪犹是作家贫。
定应春到今日几,但觉耳边多醉人。
已分馀生不如旧,却应佳句渐能新。
悲来徒有萦心泪,情尽空惊满眼尘。
到得锥无真我辈,一箪犹是作家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家贫生活的反思。
首联“定应春到今日几,但觉耳边多醉人。”以春日为背景,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耳边似乎传来欢声笑语,暗示着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的匆匆。
颔联“已分馀生不如旧,却应佳句渐能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他认为余生或许不如往昔美好,但诗歌创作却能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颈联“悲来徒有萦心泪,情尽空惊满眼尘。”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面对人生的悲喜,诗人只能以泪水回应内心的痛苦,而当情感耗尽时,眼前所见的只是世间的尘埃,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尾联“到得锥无真我辈,一箪犹是作家贫。”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揭示了社会底层人士的真实生活状态。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保持着真我,坚守着家庭的温暖与贫苦中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时光流转、社会现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桐川咫尺路平宽,华檄春风白发欢。
教育兼全三者乐,起居频报四时安。
的传何况自诸老,远业岂徒荣一官。
从此江东有新句,寄来应对暮云看。
鬓丝梅雪两鬖鬖,底事征车又指南。
自是曾游习蛙黾,不妨小住话鱼蚕。
掺袪中岁情良苦,秉耒平生分所甘。
若有书来访生死,白云多处是吾庵。
雪堂西席雪江水,广文先生是乡里。
此翁平生事崛奇,欲上虚空鞭騄耳。
迩来深藏老锋锷,未许容易试越砥。
插天光气尚历历,若为著渠岩石里。
仲华本愿郡文学,百年功名一日起。
峥嵘今不少自贬,吾道毋乃太孤峙。
苦将新句调山灵,不遣陈迹蹋死鬼。
世俗贵耳不贵目,谁得其皮兼得髓。
翰林主人墨客卿,会将此事全付子。
吾衰正复何所用,两钱之锥漫苴履。
固知梅老难抵当,夜半偏师来研垒。
襆砚囊笔俱坚坐,尔以不战淹客晷。
天地冻合万木僵,军中颇怪多堕指。
春风呼酒为解严,十部从事贤一纸。
宿戒亲友,蓐食诘朝。携幼偕往,历览江郊。
鸣吭在谷,时云在霄。灼灼桃华,青青麦苗。
且行且扶,且憩且濯。桥有危蹑,湖有遐瞩。
古人惜春,常苦不足。又一月多,何如其乐。
狷者隐沦,狂者咏沂。千载彭泽,异致同归。
匪怨匪荒,天趣发挥。大阮静渊,心慕以追。
暑嬉我林,夕偃我庐。或醉或逃,听客所如。
林堕片月,室耿残壶。一笑成诗,良非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