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
《感兴》全文
元 / 宗衍   形式: 古风

两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

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

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

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

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

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

(0)
鉴赏

这首诗以桤木的成长与屋瓦的损坏为线索,描绘了邻里关系的微妙与复杂。诗人通过描述桤木从幼苗到成材的过程,以及它对房屋的影响,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桤木的生长壮大,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引发了对房屋结构的挑战,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迁。

“两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 开篇即以桤木的种植与成长开始,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推移。桤木最初仅是一把之小,却在十年间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不仅是自然生长的奇迹,也是时间流逝的见证。

“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 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桤木与房屋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本微不足道的桤木如今已高大挺拔,甚至遮蔽了房屋,暗示了生活中某些看似微小的事物,随着时间的积累,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 风吹动桤木的枝条,不仅破坏了屋上的瓦片,更象征了外界环境对生活的冲击。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力量对人类居住环境的考验。

“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 为了保护房屋免受桤木的进一步损害,人们不得不采取行动,砍伐桤木。这一决策虽然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但也揭示了在面对自然与生活中的冲突时,人们往往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 樵夫试图驱赶桤木离开,但桤木却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深度,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情感交流。

“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桤木与房屋之间关系的思考。尽管桤木的生长对房屋造成了影响,但考虑到邻里之间的关系,人们还是选择了容忍和共存。这反映了在社会生活中,理解和宽容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冲突时,寻求和谐共处之道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桤木与房屋的故事,探讨了时间、成长、变化、冲突与和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宗衍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平江路   生辰:1309—1351

( 1309—1351)元僧。平江路人,字道原。工诗,善书法。顺帝至正初居石湖楞伽寺,一时名士多与游。后主嘉兴德藏寺。诗清丽幽茂。有《碧山堂集》。
猜你喜欢

闲居

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闲居。

亲故不来往,中园时读书。

步栏滴馀雪,春塘抽新蒲。

梧桐渐覆井,时鸟自相呼。

悠然念故乡,乃在天一隅。

安得如浮云,来往方须臾。

(0)

游东林寺

长生犹自重无生,言让仙祠佛寺成。

碑折谁忘康乐制,山灵表得远公名。

松形入汉藤萝短,僧语离经耳目清。

莫怪迟迟不归去,童年已梦绕林行。

(0)

寓题

每忆家山即涕零,定须归老旧云扃。

银河水到人间浊,丹桂枝垂月里馨。

霜雪不飞无翠竹,鲸鲵犹在有青萍。

三千九万平生事,却恨南华说北溟。

(0)

贻美人

诸侯帐下惯新妆,皆怯刘家薄媚娘。

宝髻巧梳金翡翠,罗裙宜著绣鸳鸯。

轻轻舞汗初沾袖,细细歌声欲绕梁。

何事不归巫峡去,故来人世断人肠。

(0)

重联句一首

清高素非宦侣,疏散从来道流。

今日还轻墨绶,知君意在沧洲。

浮云任从飘荡,寄隐也信沈浮。

不似漳南地僻,道安为我淹留。

(0)

重联句一首

相将惜别且迟迟,未到新丰欲醉时。

去郡独携程氏酒,入朝可忘习家池。

仍怜故吏依依恋,自有清光处处随。

晚景南徐何处宿,秋风北固不堪辞。

吴中诗酒饶佳兴,秦地关山引梦思。

对酒已伤嘶马去,衔恩只待扫门期。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