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闲居。
亲故不来往,中园时读书。
步栏滴馀雪,春塘抽新蒲。
梧桐渐覆井,时鸟自相呼。
悠然念故乡,乃在天一隅。
安得如浮云,来往方须臾。
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闲居。
亲故不来往,中园时读书。
步栏滴馀雪,春塘抽新蒲。
梧桐渐覆井,时鸟自相呼。
悠然念故乡,乃在天一隅。
安得如浮云,来往方须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起始两句“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闲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没有远行游历而选择安于闲居的生活方式感到的微妙情感,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辩解或是自我安慰。
接着,“亲故不来往”说明了诗人的孤独状态,缺少亲朋好友的交流和互动。然而这种孤独并没有让诗人感到苦闷,因为他有自己的乐趣,那就是“中园时读书”。这里的“中园”可以理解为家中的花园或院落,是一个幽静安宁的地方,适合阅读和沉思。
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诗人笔触细腻,如“步栏滴馀雪”,给人以清冷之感;“春塘抽新蒲”则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梧桐渐覆井”和“时鸟自相呼”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生动,通过对环境细微变化的观察,诗人捕捉到了时间流转的迹象。
最后两句“悠然念故乡,乃在天一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没有带来急迫或哀怨的情绪,而是带着一种超脱和淡定。结尾处,“安得如浮云,来往方须臾”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即希望自己能够像浮动的云朵一样,自由地来去,不受世俗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孤独中自得其乐的精神状态。
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忆真多。
丹成已在风烟上,鹤返其如城郭何。
月下清池明老剑,云凝碧落听笙歌。
五陵王气龙沙近,傥乞飞霞侍玉珂。
古人去后音容寂,何处茫茫寻旧迹。
君看草遍北邙山,骼骴犹来丘垄积。
那堪此地日黄昏,长途万里伤行客。
只知恩爱动伤情,岂悟区区头已白。
莫嫌天地少含弘,自是人心多褊窄。
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贪声恋色镇如痴,终被声色迷阡陌。
休言七十古稀有,最苦如今难半百。
闻道蓬宫仙子闲,红尘不染无瑕谪。
日月迟迟异短明,三峰秀丽皆仙格。
女萝覆石蔓黄花,芝草琅玕知几尺。
桃源长占四时春,漾漾华池真水碧。
乘槎拟欲扣金扃,巨浪红波依旧隔。
归来芳舍与谁俦,老鹤松间三四只。
唳天声动彩云飞,对我时时振长翮。
骖鸾未遇且悠悠,尽日琴书还有适。
纷华任使投吾前,争奈此心终匪石。
拜命怀金谁谓荣,低头未免拾言责。
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
同人有志觅长生,运气休粮徒有益。
须知下手向无为,莫学迷徒赖针炙。
《自警》【宋·秦观】古人去后音容寂,何处茫茫寻旧迹。君看草遍北邙山,骼骴犹来丘垄积。那堪此地日黄昏,长途万里伤行客。只知恩爱动伤情,岂悟区区头已白。莫嫌天地少含弘,自是人心多褊窄。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贪声恋色镇如痴,终被声色迷阡陌。休言七十古稀有,最苦如今难半百。闻道蓬宫仙子闲,红尘不染无瑕谪。日月迟迟异短明,三峰秀丽皆仙格。女萝覆石蔓黄花,芝草琅玕知几尺。桃源长占四时春,漾漾华池真水碧。乘槎拟欲扣金扃,巨浪红波依旧隔。归来芳舍与谁俦,老鹤松间三四只。唳天声动彩云飞,对我时时振长翮。骖鸾未遇且悠悠,尽日琴书还有适。纷华任使投吾前,争奈此心终匪石。拜命怀金谁谓荣,低头未免拾言责。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同人有志觅长生,运气休粮徒有益。须知下手向无为,莫学迷徒赖针炙。
https://shici.929r.com/shici/uv13Z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