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摊破浣溪沙.怀张七雏隐粤东未归》
《摊破浣溪沙.怀张七雏隐粤东未归》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山花子

黄木湾前芦雁稀。琵琶洲畔竹花飞。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

翠鸟羽长临镜远,章鱼海阔跳波微。

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首句“黄木湾前芦雁稀”,以寥寥几笔勾勒出秋天的景象,黄木湾边,芦雁已不多见,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寂寥。次句“琵琶洲畔竹花飞”,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竹花飘落,如同乐曲中的断音符,增添了淡淡的哀伤。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表达了对远方朋友张七的思念,他在南方的烟瘴之地,诗人不知他何时能归来,流露出深深的牵挂。接下来,“翠鸟羽长临镜远,章鱼海阔跳波微”,通过翠鸟展翅飞翔和章鱼在广阔海面跳跃的意象,寓言性地传达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友人归期无定的无奈。

最后两句“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借木棉花的色彩变化,寄寓时光流转,希望张七归来时,能用这鲜艳的木棉为自己缝制衣物,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通过自然景物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归至郢中(作)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0)

途次(一作落日)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0)

和宋太史(一作大使)北楼新亭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0)

宿武阳(一作陵)即事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0)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才有幕中士,宁无塞上勋。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0)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