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圣人启中天,天府之国宅幽燕。
帝车回旋统幅员,南海北海无中边。
海陵餫饷至领颛,龙骧万斛谁开先。
神人手执鲸鲵鞭,朝发扶桑暮咸渊。
清明风生五两悬,不周风起人南还。
炮云不作飏不颠,神灯在天大珠圆。
帝曰开府其区堧,出台入省居才贤。
将军来自西子阗,高明大屋重翚骞。
十风五雨熟大田,天仓如泉积陈身。
武夫翼艘挟飞仙,天人交赞利万全。
漕臣奏功帝曰然,囷星煌煌千万年。
朔方圣人启中天,天府之国宅幽燕。
帝车回旋统幅员,南海北海无中边。
海陵餫饷至领颛,龙骧万斛谁开先。
神人手执鲸鲵鞭,朝发扶桑暮咸渊。
清明风生五两悬,不周风起人南还。
炮云不作飏不颠,神灯在天大珠圆。
帝曰开府其区堧,出台入省居才贤。
将军来自西子阗,高明大屋重翚骞。
十风五雨熟大田,天仓如泉积陈身。
武夫翼艘挟飞仙,天人交赞利万全。
漕臣奏功帝曰然,囷星煌煌千万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重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诗》,描绘了皇帝对北方边疆的治理和海运漕运的宏大场景。首句“朔方圣人启中天”赞美了皇帝的神圣地位,象征着他的决策力和影响力。接下来,“天府之国宅幽燕”点出北京作为国家中心的重要性,而“帝车回旋统幅员”则展现了皇帝对辽阔疆域的掌控。
“南海北海无中边”强调了海路运输的广阔范围,而“海陵餫饷至领颛”则描述了物资从海陵运送到边疆的繁忙景象。“龙骧万斛谁开先”形象地描绘了船只装载巨量物资先行出发的壮观场面。诗人运用神话色彩,如“神人手执鲸鲵鞭”和“朝发扶桑暮咸渊”,象征着航海者的英勇与神秘力量。
“清明风生五两悬”预示着顺风航行,而“不周风起人南还”则暗示着适时的回归。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丰收的景象和仓储的丰盈,以及军队和神仙的庇佑,共同保障了漕运的顺利进行。
最后,“漕臣奏功帝曰然”表达了皇帝对官员们的肯定,而“囷星煌煌千万年”则寓意着这种繁荣和功绩将长久流传。整首诗以恢弘的气势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歌颂了皇家权威与海运漕运的辉煌成就。
忽忆郡南山顶上,昔时同醉是今辰。
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风景不随宫相去,欢娱应逐使君新。
江山宾客皆如旧,唯是当筵换主人。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
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窱双阙门。
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
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
圣主乃东眷,俾贤拯元元。
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
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
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
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
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
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
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