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仲平喜雨二首·其一》
《次韵仲平喜雨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旱欲流金水欲裂,百千火聚作此热。

秋风忽送雨一犁,应念田夫汗流血。

庙堂调烛随弛张,五色线补虞帝裳。

书生拟作丰年颂,临窗弄笔鬓如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喜雨的深切感受与感慨。首句“旱欲流金水欲裂,百千火聚作此热”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干旱时大地干渴、酷热难耐的情景,仿佛连金子都要熔化,无数火焰聚集在一起燃烧,营造出一种极端炎热的氛围。

接着,“秋风忽送雨一犁,应念田夫汗流血”转而描绘了雨水降临的瞬间,秋风吹来,带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与敬意,想象着雨水如同犁头一般,为农田带来了生机,同时也为饱受干旱之苦的农民带来了希望和慰藉。

“庙堂调烛随弛张,五色线补虞帝裳”这一句则将视角转向了统治阶层。诗人通过“庙堂”这一象征性的词语,暗指朝廷或权力中心,表达了对这些高层决策者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所采取措施的关注。这里使用了“调烛”这一比喻,暗示了他们对局势的调整与应对,以及“五色线补虞帝裳”的典故,象征着修补与恢复,强调了政府在灾害面前的责任与行动。

最后,“书生拟作丰年颂,临窗弄笔鬓如霜”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作为一位书生,诗人想要歌颂这场喜雨带来的丰收景象,但同时又感到了岁月的流逝,自己的头发已如霜雪般斑白。这一句既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喜悦,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赐恩荣宴

内侍传宣下玉京,四方多士被恩荣。

宫花压帽金牌重,舞妓当筵翠袖轻。

银瓮春分官寺酒,玉杯香赐御厨羹。

小臣涓滴皆君赐,惟有丹心答圣明。

(0)

病中寄了上人二首·其一

鹤林四月路,佳景集芳辰。

花落石桥水,鸟啼山树春。

吟归山似画,醉卧草如茵。

衲子清游处,何妨问病人。

(0)

中秋月夜泛舟于金陵石头城

秦淮流水西复东,倒涵天影磨青铜。

飞廉扫空出海月,明珠飞入琉璃宫。

著我扁舟二三友,江上雪槎泛牛斗。

笑语人间两岸灯,进君江上一尊酒。

醉来起舞听浩歌,宛如玉树春风和。

世间乐事古来少,天下月明今夕多。

六代江山自潇洒,潮落潮生石城下。

人生得意当欢游,此月此水年年秋。

(0)

送友人之京

霜高木落河始冰,台郎别我之燕京。

朔风迎面飞鸟尽,腊雪打帽鞭马行。

新年捧表拜阙下,春寒诏赐玻瓈觥。

朝官如问小参军,为言卧病丹阳城。

(0)

雨后观竹乃有堙垫摧折者数丛因用前韵

忆昨移栽怕雨乾,岂期平地水瀰漫。

此君于我真无负,摧折犹堪作钓竿。

(0)

题赵仲穆二马图·其二

房星沦彩渥洼竭,神物谁令画得成。

幸自天闲异虞□,忍教立仗不教鸣。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